有种说法旁遮普人约略以4种人组成:
古代雅利安人及后来进入旁遮普地区的希腊人和塞种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
贾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内。
拉杰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贾斯坦人的后裔。
古贾尔人,古代自克什米尔迁入,其上层多属刹帝利种姓。
旁遮普,这个印度河流域的地区,相继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入侵。更分别主要受到雅利安人、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伊斯兰帝国、英国的统治。正因为不断的有入侵者,以及不同的统治者,也塑造了强悍勇猛、刚毅果敢的民族性格。在巴基斯坦,大部分旁遮普人的肤色为橄榄色,只有少数和白皮肤的欧洲人体貌相似,是欧罗巴人种雅利安人的嫡传子孙。并且有三个分支,为拉其普特人(Rajputs)、贾特人(Jats)和阿伦人(Awan),地位最高的是拉奇普特人,在军队中是多数的人,并担任大部分高阶职务。贾特人地位次之,阿伦人地位最低。
雅利安时期进入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侵占土地肥沃的旁遮普地区。一些雅利安人在旁遮普定居,形成了旁遮普人。而后进入了吠陀时代,他们使用肤色来进行种姓制度的分配,但因低种姓者不喜欢一直遭到驱使,在公元前7世纪之后,吠陀时代后期,北印度陷入混乱。
孔雀王朝统治
公元前325年到323年,旁遮普的旃陀罗笈多起义反抗摩揭陀国,并驱逐了犍陀罗的希腊统治者,建立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孔雀王朝。公元前273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庇耶托西即阿育王,弘扬佛教,但也不排斥其它宗教。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孔雀王朝分裂成小国家。北印度陷入混乱,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等外族入侵印度西北部,建立各个地方政权。
笈多王朝统治
公元4世纪早期,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统一的王朝,笈多王朝,保护了印度教,更使印度文化趋于成熟与定型。公元5世纪末,印度又进入了分裂状态。公元8世纪初年,阿拉伯人远征印度次大陆,占领信德地区,并且持续扩张。公元1001年至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茂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旁遮普成了穆斯林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