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浦港,杨树浦之名,始见于清康熙年间所刊之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松江部》:“下海浦、曲浦、杨树浦、尹祥浦并北通旧江”。[1] 但乾隆上海县志所刊河道图东北部只载虹口港与迎祥口(即引翔港入浦口)而不载杨树浦。到清乾隆时修筑淞浦西北岸土塘,迎祥口堵塞,船舶改由杨树浦入口经周塘浜至引翔港镇。杨树浦遂成为杨浦区境入浦江的主要河道。[2] 《松江府志》名杨名港,清同治《上海县志》又名杨木浦。[1] 据《上海地名志》记载:“19世纪末叶后,人口增多,工商繁荣,‘杨树浦’遂逐渐成为区片名称,为使区片名和河流名有所区别,将河流‘杨树浦’,改称‘杨树浦港’。”[4] 又因港西侧1891年始筑兰路,故习称兰路港。1943年10月兰路改为兰州路,其中有一段跟兰州路平行,故又称兰州河。[1]
杨浦区原名“杨树浦区”,“杨树浦区”起名于1945年建区之时,1950年改称为“杨浦区”。[4]
杨树浦港的位置及河道走向
杨树浦港位于杨浦区西部,据2011年水利普查,全长4.59公里(一说4500米[14] [1] )。[13] 该港北起走马塘江桥村西,蜿蜒向南,流经四平、辽源、凤城,江浦、宁国,龙江和眉州七个街道,于杨树浦路桥南侧水闸注入黄浦江。港宽16米。[14] [12] 港身跨有政本路、抚顺路、本溪路、江浦路.控江路、昆明路、长阳路、平凉路和杨树浦路等16座桥梁。[1]
杨树浦(左)交走马塘(右)于内环高架桥下
杨树浦港周家嘴路-昆明路段
杨树浦港口松鹤公园段
杨树浦港南段杨浦区杨树浦路段
杨树浦港在安浦路南汇入黄浦江
杨树浦港受潮汐影响显著,属半日潮型,每12小时24分钟有一次涨潮和落潮,潮水往复运动,流向不稳定,并造成较大潮差。河道的潮差和高潮位都自河口溯上游逐渐降低。7~9月潮水位最高。在涨潮和台风、暴雨同时相遇,以及长江、黄浦江上游洪峰同时下泄时,相互顶托,造成黄浦江水下泄不畅,吴淞江、淀浦河、大治河、横沥港等大小支流随之水位上涨,低地积水难排,形成洪涝威胁。因受潮汐影响,加以地势平坦,河道间没有明显的分水岭,河底比降很小,或成平底,泥沙和污染物极易沉淀江底。[11]
杨树浦港,低位水深0.5米,高位水深3.3米。[14]
东走马塘黄兴公园段
东走马塘,位于杨浦区北部。西起政修路,往南穿越四平路折而东,纳杨树浦港,往东越宁国北路,过控江新村、中农新村,入虬江。长5公里,宽20~30米,水深;低水位2.2~2.4米,高水位3.8~4米。东走马塘以江湾镇走马塘往东延伸而得名,又称外走马塘。现两岸多工厂、住宅,水质严重污染,仅有排涝之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