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确切可靠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早的记载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九歌·湘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湲。”春秋战国时代,困于战乱频繁,外族人纷纷迁入桑植,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也为桑植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干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马桑树儿搭灯台》在抗倭征程中应运而生。

清代同治年间的《桑植县志》载:“雍正五年(1727年),邑人张宏毅偕侄崇周、仕周在县城西捐地创建武庙,有歌楼。”1942年版的《桑植县志》印证了这一说法:雍正五年,邑人张宏在城西捐地创建武庙,有歌舞楼,白叟黄童尽歌舞。乾隆年间的《桑植县志》记载:“土家正月赛灯、摆手、唱摆手歌,为秋千之戏,至正月十六为止。”此外,清嘉庆二年桑植河口人沙文清创作了《挽友人》称:“日边飞送燕歌声,疑信偏教旅梦惊。”其“越歌,为丧歌”说明了桑植民歌在清代已经较为普及。

大革命时期,贺龙率领一批革命志士组织发动桑植起义,建立了以桑植为核心的湘鄂革命根据地。云、贵、川、滇、鄂、桂、赣等地的红军在此集结,带来了各地民歌,和桑植民歌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桑植民歌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先后组织文艺工作者搜集桑植民歌,共计有10000余支[4] 。20世纪50年代,桑植民歌就唱到省垣京城。60年代,桑植县文化馆搜集整理民歌1万多首[5] 。

桑植民歌曲体有半句体、一句体(如《太阳出来一点红》)、二句体、三句体(如《十月怀胎》)、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七句体以及穿歌等形式;“重复”、“联缀”手法是其惯用旋律创作技法,也有独创的技巧,如“压紧”即节奏的紧缩;“扯长”就是节奏的延伸;“逗把”就是在某一既定的民歌乐句中间插入新的因素;“栽把”就是在某一既定乐句或乐段之前或之后加上新的旋律,形成旋律的扩充;“浮起来”就是旋律向上作音程移位;“沉下去”就是旋律向下作音程移位。此外,还有“留头去尾”、“去头留尾”、“变花样”、“挖肝去肺”等手法,并且旋律多用波音、倚音、下滑音等来装饰。[1]

在音阶调式方面,桑植民歌以“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为主,也有少量其他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以及加入偏音的特色音阶,如“四声羽调式”、“四声徵调式”以及带偏音“4”(清角)或“7”(变宫)的音阶等。

在歌词方面,桑植民歌常用比喻、比兴等文学修辞手法,并有大量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衬词、衬字、儿化音来点缀,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性。[1]

相关查询: 追溯到 两千多 春秋战国 外族人
最新查询:常熟市 混凝土 psi-BLAST 薛在银 习题集 夏末秋至 奖学金 匠人 蛋白胨 流动度 四进制 耐热性 狼皮纸 夏眠松鼠 剩余劳动力 石家庄电视塔 姐妹恩仇录 Eustache relaxed 百日维新 庐山会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光渗现象 黄杨 中华民国 肺脓肿 肉丝黄瓜 孔金瓯 随之而来 安东市 闷骚女友 定下来 韶关市创业协会 义务兵 常州市 辣椒酱 波光粼粼 Emperor 残疾人 生物质 华东理工大学 有组织排水 普通话 彩虹锹甲 反纽藓属 鹅銮鼻 姚兴福 河儿口西村 镇江市 花生酱 美丽佳腻子粉 Advancer 两重性 黑色牛仔裤 completion mention 乔士华 中国字 说明了 清河县 美利达公爵600 青铜器 黑与白 马其顿 ޻ 雪梨苹果生鱼 生津补气人参茶 三间房南里 Wirtembenc 坎贝拉危险狩猎2011 丹江口市 用人单位 业主权益 五声音阶 爱丽舍宫 契丹风俗 禳解习俗 举世闻名 百武彗星 桑植民歌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16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