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根茎、叶背面及果实均为近紫红色,药效贵如金牛,故名紫金牛。[14]
小灌木或亚灌木,近蔓生,具匍匐生根的根茎;直立茎长达30厘米,稀达40厘米,不分枝,幼时被细微柔毛,以后无毛。叶对生或近轮生,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4-7厘米,宽1.5-4厘米,边缘具细锯齿,多少具腺点,两面无毛或有时背面仅中脉被细微柔毛,侧脉5-8对,细脉网状;叶柄长6-10毫米,被微柔毛。
亚伞形花序,腋生或生于近茎顶端的叶腋,总梗长约5毫米,有花3-5朵;花梗长7-10毫米,常下弯,二者均被微柔毛;花长4-5毫米,有时6数,花萼基部连合,萼片卵形,顶端急尖或钝,长约1.5毫米或略短,两面无毛,具缘毛,有时具腺点; 花瓣粉红色或白色,卵形,长4-5毫米,无毛,具密腺点;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状卵形或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子房卵珠形,无毛;胚珠15枚,3轮。
果球形,直径5-6毫米,鲜红色转黑色,多少具腺点。花期5-6月,果期11-12月,有时5-6月仍有果。[1] [2] 共14张 紫金牛
习见于海拔约1200米以下的山间林下或竹林下,荫湿的地方。[1] 喜温暖、湿润环境,喜荫蔽,忌阳光直射。适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共12张 紫金牛
产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如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江苏、浙江、贵州、广西、云南等地,海南岛未发现;朝鲜,日本均有。[1] [3]
紫金牛的繁殖可以用二种方式,一种是无性繁殖,另一种是种子繁殖。但大多数采用无性繁殖方式。[4]
无性繁殖
采用分株繁殖,通常是在春秋两季进行。取野外采集的紫金牛植株,切分根状茎,使每一段根状茎上有一分枝,将切分的根状茎移栽到平整好的土地上,深度10~15cm,行、宽距皆为20~40cm,每窝栽/株栽好后浇透水,覆盖一薄层枯枝落叶,20夭左右,即成活,揭去枯枝落叶,让其生长。繁殖系数为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