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适应过程需持续数周时间,与短期抗涝机制存在本质区别。
土壤PH值对作物影响表现在:
养分有效性:铁、锰等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升高[2]
微生物活性:硝化细菌最适PH为6.5-7.5[2]
指示植物:杜鹃(PH<5)、紫花苜蓿(PH7-8)等截止到2023年,全球约30%耕地存在酸碱度失调问题[2]。
植物抗盐能力包括:
渗透调节:积累脯氨酸、甜菜碱等相容性溶质
离子区隔化:将Na+贮存于液泡
耐盐基因:抗盐性相关基因表达抗盐性评价标准分为三级,重度盐渍土(EC>8dS/m)仅10%作物可正常生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