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2月10日,哈罗德·麦克米伦(以下简称:麦克米伦)出生于英国伦敦兰贝斯区的布里克斯顿,麦克米伦早年入读伊顿公学。
1912年,麦克米伦升读牛津大学的贝利奥尔学院,他在大学读了两年后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从军。在大战期间,麦克米伦在御林军团中服役,军阶至上尉,在此期间三度在战事中受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他丧失了不少好友,因此他在战后拒绝返回牛津大学就学。
1919年至1920年,麦克米伦任第9代德文郡公爵、加拿大总督维克多·卡文迪许的副官。[4]
1923年,麦克米伦在英国大西部铁路线中出任主管一职。
1923年,麦克米伦以保守党人身份参加了争夺蒂斯河畔斯托克顿议席的竞选,但未成功。
1924年,麦克米伦在蒂斯河畔斯托克顿选区胜出,成为下议院议员。在议会中,他成为年轻保守党人集团“基督教青年会”的成员。他虽然在1929年的选举中落选,但又随即在1931年的选举中重夺议席。
1942年,获调任到北非,作盟军在地中海地区的英方代表。此外,在麦克米伦的参与下,希腊在1944年得以成立一个亲英的政府,而他更将亲德的哥萨克人送交苏联。 哈罗德·麦克米伦
二战后,麦克米伦返回英国,并在丘吉尔的临时政府中短暂出任空军大臣一职。由于工党在1945年大选取得了胜利,麦克米伦再次失去了下院议席。但他不久就在1945年11月的补选中在布罗姆利选区中胜出。
1951年,随着保守党大选胜出,麦克米伦在10月被委任为房屋部长。
1954年10月,改任为国防部长。
1955年4月至12月,在安东尼·艾登的政府中出任外务大臣。
1955年至1957年,出任财政大臣。
1956年,在爆发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麦克米伦第一个鼓吹入侵,但当英国陷入了财政困境后,他的态度却骤然改变。苏伊士运河危机也直接导致艾登被迫在1957年1月辞职,麦克米伦接任首相和保守党党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