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英语:Elizabeth 或 Elisabeth)这个名字起源于希伯来语人名以利沙巴,在旧约中这是亚伦妻子的名字。“以利沙巴”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以上帝的名义起誓”。在早期的希腊文本圣经中,将这个名字转写为希腊语形式的Ελισ?βετ。欧洲各国的同源名字就是从希腊语形式衍生的。 伊丽莎白
英语:Elisabeth 或 Elizabeth
德语:Elisabeth
俄语:Елизаве?та
意大利语:Elisabetta
罗马尼亚语:Elisabeta
匈牙利语:Erzsébet
主要变体:伊莎贝拉
注意:若要了解下列人物具体信息请参阅相关具体人物的词条,这里只做必要的简介。
英格兰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癸巳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铎王朝君主顺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异母姐姐玛丽一世。
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 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许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和班祖明·约翰逊;桂冠诗人埃德曼·斯宾塞将《仙后》献给她;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在其任内成为第一个环航地球的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发表了他对哲学与政治的观点;华达·罗利爵士和韩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国殖民地。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明察无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译为“我观看,而且我沉默”)。慎于荣誉的颁发和显职的授与也是她在位期间的特征。在将近四十五年里,在英格兰只授与了八个贵族头衔:一个伯爵爵位、七个男爵爵位;在爱尔兰只授与一个男爵爵位。她并将枢密院的成员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后来再降至十四人。
弗吉尼亚州(原来的英国殖民地现为美国的一个州)是以她“童贞女王”的称号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