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上海科技大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后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负责筹建和主办,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5月23日,筹备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成立。9月,筹建中的科技大学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对外招生,首届新生委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等高校代培两年。 共17张 上海科技大学校标
1959年5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获批欧阳路221号临时校址。7月1日启用校印。9月14日正式挂牌。上海科技大学主要科系由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帮助创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兼任。首任校长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周仁。1960年9月迁入嘉定城中路20号新校址。
1959年2月,上海计算技术学校由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中部改组而成,中专建制,临时校址设在复旦中学,同年10月改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1960年2月迁入嘉定东门新校址。1961年2月和7月,上海电子学校和上海计量学校先后并入。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同年5月改为上海市美术学校。1960年9月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建制,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另设中专部,又招收预科班。1962年8月,大部分预科学生并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和上海纺织工业学校。1963年至1965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大专性质)、上海市美术学校三校并存。1965年7月,一届本科生毕业,国画系主任回画院,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停办;同年8月,油画系、雕塑系全部教师并入新组建的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校重新改为中专建制的上海市美术学校。 原上海科技大学
1960年3月,上海市开始筹建上海工业师范学院。7月,改设上海工学院筹备处。9月30日,上海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院址设在闸北延长路149号。
1961年2月,上海市通用机械制造公司系统的合营厂——蔡万兴机器厂以及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系统的长城电工仪器厂并入上海科技大学。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市委教育卫生部,统一在安徽省歙县雄村、航埠、山湾3个自然村选址创办上海理工学院(对外称青年耕读学校),由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工学院3所地方院校负责筹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会命令停建。之后,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连同部分固定资产均无偿赠送给当地人民公社。从上海抽调去的教职工在“文革”开始后返回原校。[1][2]
1968年4月,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1970年11月,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嘉定东门校址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
1968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从科学技术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组)划出,改为隶属文教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割断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