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1842年11月到英国工业发达地区曼彻斯特后,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惊人发展及其矛盾的表现。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放弃了无偏见的科学研究。为了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性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恩格斯写了这一著作。
这篇著作考察了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还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
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结果,政治经济学的演变过程是同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相联系的。他扼要地考察了重商主义、A.斯密、D.李嘉图、J.R.麦克库洛赫、J.密尔等人的学说,揭示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即为私有制服务的性质。他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掩盖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恩格斯在考察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之后,转而研究了它的某些基本范畴。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因而应当对私有制及其有关范畴作出分析。在恩格斯看来,私有制所产生的第一个结果是商业,并由此出现了商品的价值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范畴,如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些基本现象时,表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
恩格斯批判了T. R.马尔萨斯的反动人口论,指出“人口过剩或劳动力过剩是始终同财富过剩、资本过剩和地产过剩联系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9页)。恩格斯事实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则又是贫困的积累。
恩格斯关于集中和积聚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他认为,集中是私有制所固有的规律。随着资本集中和积聚的发展,私有者的人数越来越少,少数大私有者和广大无产阶级群众之间的鸿沟则越来越加深。这事实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根本特征。
恩格斯在他的著作中,精辟地表述了竞争和垄断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竞争建立在利害关系上,而利害关系又引起垄断;简言之,即竞争转为垄断。另一方面,垄断也挡不住竞争的洪流;而且,它本身还会引起竞争”(同前,第1卷,第612页)。
恩格斯还分析了经济危机的问题,明确地说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决定的,因为在这个社会里生产的进行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满足需要,所以生产的扩大必然周期地被生产的缩减所打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危机必然是一次比一次更普遍、一次比一次更严重。
恩格斯在分析经济危机时,第一次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盲目和自发的作用形式。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只能通过生产的周期性破坏才能表现出来,即成为一种违反人们意志和意识而实现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