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疆内陆河之一,孔雀河起源于博斯腾湖(水源来自开都河),穿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市,是库尔勒市工业、农业、经济的命脉。孔雀河全长786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断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常年流量稳定。灌溉库尔勒绿洲,折向东南流,逐渐消失在沙漠中。下游又称库鲁克河,维吾尔语意为干河,旧时孔雀河与塔里木河下游间水道紊乱,两河时分时合。1952年在尉犁县筑坝后,塔里木河水已不再注入孔雀河。建有铁门关、石灰窑等水电站。 孔雀河地理位置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库尔勒市开始着手建设孔雀河风景旅游带。这个项目总投资6.5亿元,使穿城而过的10公里河面扩展到了原来的2-3倍,两岸全由花岗石砌成,道旁是绿化带,在新狮子桥至建设桥之间的河坡上,还布置了二十处石阶和不锈钢复合管金属护栏,并陆续建成了孔雀公园、梨香园等四座大型公园及七个风格迥异的沿河景点。
民国时期,一般称为库尔勒河。
据徐松《西域水道记》载:“河水又西行三十余里,出山。水又南流二十余里,经库尔勒与军台之间。又西南,凡七十里,经哈拉布拉克军台南。二十余里,又西,经库尔楚军台南而西。凡三百里,仍曰海都河。”1948年8月,库尔勒县政府向南京政府上报的《库尔勒河流调查表》:河名:库尔勒大河。河长:145里。发源及经过地区:由开都河发源,由铁门关经过城市,大河至孔雀河止。(库尔勒档案舘,库尔勒县政府1948年40卷) 流域
解放后此段才改叫孔雀河。从清光绪开始,尉犁段一直叫孔雀河。尉犁县清代叫新平县,《新平县乡土志》地图已在孔雀河设驿站。今尉犁,原名昆其,河从地名,叫昆其河,意即皮匠河,因皮匠常在河中洗皮革之故。随左宗棠平叛的湘军中的秀才将昆其河译为孔雀河。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同尉犁县有土地纷争的库尔勒是不会将流经本区域的河流取名为孔雀河的。 共16张 孔雀河美景
1960年5月6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更改尉犁县维文名称的通知》指出:“4 月22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将尉犁县维文名称‘孔雀’(意译)改为‘罗布淖尔’(音译)。”
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把库尔勒市分为南北两半,北面以州市地方关有单位为主,南面以塔里木勘探开发指挥部及石油单位为主。在市区长达七公里的孔雀河上共有五座桥,有孔雀河大桥、狮子桥、建设桥、团结桥等。上游的孔雀河大桥是314国道跨越孔雀河上最大的桥梁,桥跨150米,宽24.5米,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处拱形钢桥,河面无桥墩,它是孔雀河在库尔勒市区的一处重要景观,是孔雀河滨风景旅游带上一道独特风景线。 孔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