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铁壶原因:具有陶瓷不容易破碎,加热水温速度快,养护目的是养壶如新。需要去掉铁壶中的沉淀物和铁锈。
操作方法
1:利用丝瓜瓤加水,将壶内的锈斑剥落,反复多次直到再无铁锈脱落,必要时也可以用铁刷刷洗。
2:发酵程度低的茶类为主例如:绿茶、普洱新茶等将5-10g茶叶放入铁壶,加水蒸煮约10分钟。茶叶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例子,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皮膜,将更不容意生锈;同时可除新壶的铁味。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每天重复2-3次不宜每日次数太多,初期倒出的水颜色很黄,随时间颜色越来越浅持续15天左右直至水质清澈即可使用.
使用铁壶原因:虽然铁壶很早传入日本但是一直没有广泛传播。到18世纪中期日本茶道开始形成统一的意识,他们发现煮茶最好的水源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河床都有大量铁砂碎石,因此初期茶道用碎铁矿石放入锅中煮,后期为了提高铁含量用铁壶煮水来提高茶味品质。因此18世纪开始大量仿造唐代铁壶,并且形成自己的铁壶风格。
茶碗是茶道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茶道具,也是第一的茶道具,同时也是种类最为丰富的茶道具。日本的茶碗并没有中国的碗的种类那么多和丰富,随着历史的发展,基本发展出三期的趋势,即从中国进口的唐物茶碗,从朝鲜进口的高丽茶碗,日本本国生产的和物茶碗。其中,高丽茶碗的种类最多。茶道入门即是从“识器”开始,然后才是“修身”,“静心”,所以虽然日本茶道讲究禅寂,但是对于器物的要求和分别,却是非常严格的。日本茶碗的基本种类。一共有三期,二十多种,近100个小类
唐物是指从中国进口的东西的总称,包括唐物茶碗,唐物茶入,唐物茶壶,唐物花入等等。其中最为值钱的是唐物茶入,然后才是唐物茶碗。
中国向日本出口瓷器,要追溯到唐代,所以叫做“唐物”,当时是以赠送和私人携带的方式,把大量中国的瓷器带回日本,不过唐代的瓷器技术其实还不是很高明。宋代大量瓷器出口到日本,这个时候,唐物茶碗和中国茶道在日本流行开来,这是唐物茶碗的鼎盛时期。德川幕府成立以后,日本茶道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个时候,高丽茶碗替代了唐物茶碗的地位,直到今天,唐物茶碗的观赏和艺术价值都超过了使用价值,但是日本茶道讲究的主要是使用价值。其实中国各种各样的瓷器,都出口到日本过,但是出口瓷器并非精品,和清宫旧藏的差距非常大,但是日本人还是非常珍惜。
唐物茶碗主要有:
1 天目茶碗,其中包括禾目天目(兔毫建盏),油滴天目(鹧鸪建盏),曜变天目(异毫盏),俗称建州三天目。还有木叶天目,玳皮天目,龟鳖天目,俗称吉州三天目。油滴天目中还有磁州天目。除此之外,还有黄天目和灰披天目。这些都是唐物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