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9月24日(俄历9月11日),契尔年科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当过雇工。曾在高级党校和基什尼奥夫教育学院求学。 早年的契尔年科
1929—1933年,先后担任当地共青团区委宣传部部长、边防军部门党组书记、党区委部长等职务。
1930年,参加苏联红军[7] ;1931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1933—1945年,先后担任新村区党委和乌雅尔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党的教育之家主任、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1945年,毕业于联共(布)中央高级党校;同年,担任奔萨州党委书记。
1948年,兼任摩尔达维亚宣传鼓动部部长。
1956年,受到勃列日涅夫赏识,调往莫斯科党中央工作。
1953年,毕业于基什涅夫师范学院;1955年,当选为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1956年,当选为摩尔达维亚党中央委员。
1956—1960年,担任苏共中央宣传鼓动部处长;1960—1965年,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处主任。
1965年7月—1976年3月,担任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主管党中央领导人的内务、行政、文书和安全等工作。 共2张 契尔年科
1966年8月起,连续当选为第七至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1971年4月,在苏共二十四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76年3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并兼任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
1977年10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8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4年2月13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
1985年3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73岁。[1]
契尔年科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在他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和在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工作和经济工作方面要始终如一地遵循列宁主义的原则。契尔年科极为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大力呼吁要杜绝资产阶级文化的渗入,主张对中小学的教育进行改革[1] 。他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苏联全党的事业,把改善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适应党在完善发达社会主义过程中正在完成的那些重大复杂的任务的水平”,必须时刻警惕敌对意识形态的侵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