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德保县属象郡。
汉朝时期,属牂牁郡句町县地。
晋朝时期,属兴古郡。
唐朝时期,为废冻州(羁縻州)。
宋朝时期,建镇安峒。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月,建镇安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六月,改为镇安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安路改为镇安土府,府治设于小镇安厅(今那坡县)的感驮岩。洪武二年(1369年),府治移建于废冻州(今德保县)。
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乾隆四年(1739年),镇安府添设附廓县,叫天保县。
民国元年(1912年),置府废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复置天保县,并恢复道制,天保县属田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划为12个区, 天保县属第12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区并为6个区,天保县属第6区,区治在百色。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增设天保民团区,区治在天保县,辖天保、恩隆、思林、奉议、向都、靖西、镇边、镇结8个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辖县不变;同年,拨出恩阳县的东凌、仁和、塘日、扶平、赖德、保宁6个乡,靖西县的渠洋、太和、魁圩3个乡,天保县的多敬、 凌怀、多浪3个乡,一共12个乡,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元月在靖西、天保、恩阳、百色接界处成立敬德县(县治在多敬圩),属天保行政监督区。
1949年12月,敬德、天保两县先后解放,分别成立人民政府,均属龙州专区。
1951年7月,改隶百色专区。同年8月,敬德、天保两县合并,各取其中一个字为县名,称德保县,县治在原天保县城,隶属百色专区。
1956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州百色专区。
1958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
1971年,改属百色地区。
2002年,百色地区改为百色市,德保县隶属百色市。[16]
截至2023年6月,德保县辖7个镇、6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足荣镇、马隘镇、东凌镇、那甲镇、都安乡、荣华乡、燕峒乡、龙光乡、巴头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德保铝业。[17]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