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学习,尊师重德
从一名科研的门外汉,到成为创下6项科技进步奖的得主;从一个来自外地的在读学生,到如今担负着博士生导师和消化所所长的重任,以及承担课题累计科研经费600万元,发表SCI收录英文论文全文19篇等等。在诸多的成绩面前,房静远并没有骄傲自满。忆起往事、谈起恩师,房静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真的难忘师恩啊!我所做的,离不开江绍基院士和萧树东教授两位老师的悉心栽培,更离不开团队的同心协作和同仁们的关爱,是他们的支持和协作,才有了我的今天。” 房静远教授
房静远教授
德医双馨,心系百姓
1998年,在仁济医院领导和老师的推荐下,他被选派美国进修。在近四年的美国NIH和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与客座研究工作中,他学到了很多肿瘤科研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能。但为了报效祖国和母校的培养,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并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宽松的科研工作环境,毅然返院工作。回国后,房静远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内不少老百姓患有的消化系统疾病。于是,每周两个上午专家门诊和两个半天胃镜及一次查房,已经成为房静远为自己订立的“规矩”。
勇于创新,注重团队
作为一名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负责人,房静远强调全体学科人员要有奉献精神,要永远尊重老一辈医生和科研人员;紧紧依靠中青年骨干,完善人才和学术梯队;弘扬团队精神,求大同而存小异;重视医德、师德和学风的自觉培养;懂得病人利益高于一切。通过努力整合,集体和个人利益得到了兼顾,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有效发挥,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人才成长,2005年获得5项、2006年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以来,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科研经费已达450万元。
为消化系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早期诊断和分子治疗。特别是在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关系方面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叶酸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而预防胃癌且其机理与DNA甲基化的维持有关。曾承担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2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全文19篇(第一作者15篇,通讯作者15篇),主编和副主编专著4部。主编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表观遗传学的专著《表型遗传修饰与肿瘤》。 房静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