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战国·荀况《荀子·国富篇第十》)[2][3]

“节其流,开其源”这句话后被引申出“开源节流”这个成语,意思是既要广开财源,又要节省支出[2] 。

战国时代的学者荀况,在《富国》中说,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并积极发展生产;如果朝廷不顾生产,只知滥征赋税,浪费物资,百姓穷困至极,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所以,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并且说:“百姓时和,事业得序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2]

大意是:百姓能积极利用适当的天时,按照季节次序顺利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好年成,这才是经济的根本,好比“水源”一样;至于征收来的各项赋税,存在国库里,再多也用得完,那不过是“水流”。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懂得体恤百姓,给生产以便利的发展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一方面更须开发经济来源,并且懂得合理调剂、统筹安排,兼顾到国家和百姓的利益[2] 。

“开源节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这个运用于财政经济问题的成语,现已不限于指一个国家的问题,可以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2] 。

所谓“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财政经济。一般地说,“源”,比喻生产、收入,“流”,比喻费用、开支。“开源”和“节流”,两者必须结合,要是只开源而不节流,或是只节流而不开源,那都不可能达到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的目的[5] 。

“开源节流”一般作谓语、定语,或用作分句。结构是联合式。含褒义。也作“节流开源”[2] 。

《清史稿·卷三六三·英和传》:“理财之道,不外开源节流。”[1]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军兴十余年,东南财富之区,概遭蹂躏,开源节流,两穷于术。”[2]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儒者以读书得名为第一计,必不当以治生理财为第二计。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经纪之道,不过如此。”[2]

近代·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这一个缺点,我可以告慰全体同仁的是:我们最近已有了相当的开源节流办法,以后在造货及营业方面可能比较地上轨道。”[2]

增产节约—克勤克俭—开源节流

“增产节约”的意思是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克勤克俭”意思是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开源节流”与“增产节约”两者都有增加收入、节约开支的意思,但有区别:“开源节流"强调的是在开辟财源的同时节省开支,适用范围广;“增产节约”强调的是增大生产能力,节约使用,适用范围较小。“开源节流”和“克勤克俭”都有“增产节约”的意思。但“开源节流”偏重指通过开辟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克勤克俭”偏重指通过勤劳增加收入[2] 。

刚刚查询:开源节流 分之一 第二天 清真寺 吹牛大王 尤其在 龙亢农场 动力源 大路墘夜话 浮云溪 亭子桥窑址 研究报告 大卫·豪比 胡春惠 优抚对象 维他命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龙门二十品 鲜榨果汁 输卵管伞端粘连 油面筋线粉汤 马场道 张嘉言 美咲抚子 8.11宁夏同心山洪 绥阳县 山麓冰川 瘦身版红菜汤 称得上 推理小说 西施马珂蛤 万达·巴菲尔 钻石矿 鲁道夫二世 建军立业 毛里塔尼亚 直流电动机 多党制 耶稣基督 灵龟负书 盐酸西替利嗪 凰女魅爱 弘历大财神 Laurent 梁彩媚 佩特菈卡·安·艾尔丹特三世 情景交际 被判死刑 西洋楼 牛腩串 雪球虾 文化市场 俄罗斯族 请求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颜料黄16 扒茄条 Goelachne 原汁赤贝罐头 伊苏之战镶嵌壁画 全然不顾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德州城 秘制骨头炖冻豆腐 新视野英语教程2 Coupling 唐国春 小冰期 服务型 时间一温度指数 均贫富 关帝庙 电声学 卡塞伦 公共支出 regulations 唐道明 云雾茶 矫龙惊蛇录 蜜制胡萝卜 报告书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13秒 内存2.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