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表演奖英文叫法:Plum Performance Award,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最初每年一评,自第14届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自第11届起增设二度梅并评出首度获得者茅威涛、刘芸,自第17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
自第19届起增设梅花大奖并评出了第一位获得者尚长荣,共评出涵盖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47个剧种、29个省市自治区(除青海、海南、新疆以外)和香港、台湾剧种的获奖演员454人,这些获奖演员活跃在中国各地,成为戏剧战线上的主力军,为该剧种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原名为梅花奖,全称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之一,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1983年,经历了10年浩劫的中国戏剧舞台萧条沉寂,演员青黄不接。为了使戏剧表演艺术重新焕发青春,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报》(即《中国戏剧》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设立了中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为宗旨的戏剧大奖——梅花奖。
该奖第一届名为“1983年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首届梅花奖就推出了包括刘长瑜、李维康、李雪健等人在内的15朵“梅花”,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5 年,中国文艺性评奖进行了整改,梅花奖的评奖也有所调整,由原来的“每年一评”改为“两年一评”。从1984年举办第一届到2015年,该奖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2] 第25届梅花奖大赛启动
2023年3月30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发布会,介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演出活动日程安排。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共有17名演员进入终评,涵盖9个戏曲剧种和话剧、歌剧等戏剧艺术门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