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
主谓式;作定语;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1]
示例
唐·卢仝《石湖泛月》:水兼天一色,秋与月同辉。
宋 赵以夫 《桂枝香(四明鄞江楼九日)》: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2]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凭栏四顾,水天一色。”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
王火《战争和人》:约摸一个多钟头,远处已经可以看到水天一色的太湖,近处已看到一些大片丰硕、辽阔、青碧如烟的湖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