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流质燃剂(例如喷火器的燃料)有个重大问题,这种物质容易喷溅又难以附着,很难达到集中杀伤的目的。美国发现改用胶状汽油(gasoline gel)可以提升喷火器的射程与效用,但是胶状汽油使用需求量大又昂贵的天然橡胶,很难制造。然而,廉价许多的凝固汽油弹黏稠剂发明以后,就解决了原本需要橡胶的燃剂的问题。 凝固汽油弹
美国与其他同盟国军队使用凝固汽油弹黏稠剂,用来改善喷火器与炸弹的可燃液体成分。他们进一步提出此黏稠剂与汽油的混合比例公式,让混合物能遵循指定的速率燃烧并附着在物体之上。燃烧汽油弹另外一个实用但危险的效果,是它会“急速消耗附近空气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造成生物窒息,通常用在炸弹中时会发生如此效应。凝固汽油弹在越南战争中用直升机清空登陆区域。
虽然凝固汽油弹是二十世纪才发明的,但应当视为战争使用燃剂的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是使用流质燃剂(例如希腊火),而喷火器使用的是流质燃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由德国人首先设计为步兵式燃烧武器,战争后期双方各自研发出各式各样的喷火器。[1]
其爆炸后的惨像很不人道,这里引用一段在非洲的中国医生的话:
“凝固汽油弹爆炸后飞溅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猪油膏一样,粘稠耐烧。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灭火会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着火较多,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火者,因为着火者的奋力挣扎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如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最好还是用枪结束这着火者的生命。因为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可以说死是最大的解脱。被送到我们这里的受害者都是昏迷状态下被抬来的,即使有时只是手部的一点烧伤。因为他们都中毒了。凝固汽油中还有许多化学助燃剂,有些还加了白磷,在人体表皮燃烧后会残留大量剧毒的化学物质,通过烧伤创面的开放性创口进入血液,造成伤员血液中毒。烧伤面一般呈酱紫色,或者蓝黑色。”
1980年10月10日,联合国有关部门,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国际法,对燃烧武器的使用给予限制,召开成员国会议,通过了《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
附:《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协议书》
第一条 定义
为了本议定书的目的:
1.“燃烧武器”是指任何武器或弹药,其主要目的是使用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击中目标时引起火焰、热力、或两者兼有的物质使击中的目的物燃烧或引起人员的烧伤。
(a)燃烧武器有下列各种形式:例如火焰喷射器、定向地雷、炮弹、火箭、手榴弹、地雷(水雷)、炸弹和其他装有燃烧物质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