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境域历史上属延陵、晋陵、阳湖、武进县管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余年。 共2张 洛阳镇
南朝萧梁时代,官府顺应百姓祈求永安之民意,命名为永安里,距今已有1400余年。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永安里改名洛阳。
雍正四年(1726年),武进分成武进、阳湖两县,洛阳域属阳湖县安尚乡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州市武进县设15个区,洛阳镇隶属礼嘉桥区。
1947年起,洛阳镇属戚墅堰区署。
1949年(民国38年)4月23日解放,洛阳境域属武进县第六区管辖。
1955年1月31日,按江苏省政府规定,洛阳镇改为洛阳乡。
1956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社”的形势要求,洛阳乡隶属横林区管辖。
1957年10月,洛阳乡隶属湖塘区管辖。
1958年,洛阳成立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洛阳公社(乡)属横林区管辖。
1987年,洛阳撤乡建镇。
1996年,戴溪撤乡建镇。
1999年11月24日,撤消洛阳、戴溪两镇,新建洛阳镇。
2002年4月23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县级武进市,设立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隶属武进区管辖。
洛阳镇政府位于洛阳区。至2016年初,洛阳镇下辖洛阳、洛东、戴溪3个社区,18个行政村、402个村民小组。18个行政村分别是:岑村、戴溪、管城、天井、瞿家、圻庄、民丰、虞桥、马鞍、洛东、谈家头、小留桥、洛阳、友谊、朝南、阳湖、汤墅、东尖
洛阳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部,东经120°04′19.48″,北纬31°38′49.36″,距武进区行政中心18千米。
东为无锡市洛社镇、阳山镇,南与雪堰镇相依,西与礼嘉镇为邻,北与遥观镇、横林镇毗连。
洛阳镇
该镇有杏田溪、下曾溪、云内溪、黄塘溪、水磨坑溪、西埭溪、洋坑溪、林口溪和屿头溪等中小溪流,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黄塘溪从埔兜汇入洛阳江,注入泉州湾。埔仔溪发源于东部尖山亭山,流经东园镇埔仔、厝仔、双溪口等地,注入南部五一垦区。辖区内有锦丰水库、水磨坑水库、西坑水库、东风山围塘、仙坑山围塘、下树山围塘、山仔楼山围塘等小型水库和山围塘,乌潭水库、山美水库的渠道穿过辖区的北部和西南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