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以前,印第安人在这片平和宁静的土地上狩猎捕鱼,刀耕火种。 丽都运河
17世纪,欧洲人闯入北美大陆,他们砍伐渥太华附近的原始森林,并进行木材加工。这里很快就成为一个繁荣的木材城镇,因位于渥太华河畔而得名渥太华。英国移民住在安大略省以西的地方,法国移民住在魁北克省以东的地方。
1763年,渥太华以及加拿大沦为英国殖民地。
1800年3月7日,企业家菲利门·怀特在渥太华河北侧,位于渥太华对面的魁北克加蒂诺赫尔区域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定居点。他们开始在渥太华河北岸伐木,该地逐渐发展为赫尔城。
1832年,约翰·拜上校主导的丽都运河工程竣工,将渥太华与京士顿和安大略湖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地区重镇。 渥太华河
1857年12月31日,维多利亚女王选择渥太华为加拿大省的首都(包括2011的安大略和魁北克)。
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才正式定为加拿大的首都。
1926年,加拿大独立,渥太华成为首都。
2001年,渥太华与郊区和周边地区小城镇合并,成为规模较大的地区都市。[4]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5] )
渥太华位于北纬45°25',西经 75°43' ,处于安大略省东南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面积4715平方公里。首都地区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加蒂诺市和其周围城镇,称为渥太华——加蒂诺地区。[6]
渥太华
渥太华处于低地,市区坐落于许多小山丘和河谷平原上,平均海拔约109米,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6]
渥太华地处北美大陆中部,纬度较高,蒸发小,气候湿润,河流的流量较大;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河流沿岸有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流量较稳定;纬度高,有结冰期;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现象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