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为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密度3.464g/cm3,熔点442-547ºC,沸点1265ºC。[2] 易溶于水,溶解度为 254g/100ml水(90℃);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吡啶;可溶于甲醇、丙酮、乙二醇等有机溶剂。[3] 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并极易溶于水,能形成一系列水合物:LiBr·H2O、LiBr·2H2O、LiBr·3H2O。常温下为二水合物,为白色晶体,44℃失去1分子结晶水,高于160℃变为无水物。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对一般金属具有极大的腐蚀性。防腐蚀的主要措施是首先是保持高度的真空以隔绝氧气,其次是加入缓蚀剂,并使溶液温度不超过120℃。热的浓溶液能溶解纤维素。在空气中加强热,显著分解,析出溴同时生成少量的碳酸锂和氧化锂而显碱性。熔融时能强烈腐蚀玻璃、瓷器和铂。与气态的氨作用生成LiBr·nNH3。[3]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
2、氢键供体数量:0[2]
3、氢键受体数量:1[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0.3[2]
7、重原子数量:2[2]
8、表面电荷:0[2]
9、复杂度:2[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2]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2]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2]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2]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2]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2]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2]
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变质不易分解。可与氨或胺形成一系列的加成化合物,如一氨合溴化锂、二氨合溴化锂、三氨合溴化锂、四氨合溴化锂。本品也可以和丁基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醚中十分稳定,故经常使用溴丁烷合成丁基锂。同时,溴化锂也与溴化铜、溴化高汞、碘化高汞、氰化高汞、溴化锶等能形成可溶性盐。溴化锂在空气中对钢铁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但在真空状态下加入缓蚀剂,基本上不腐蚀金属。[4]
大剂量服入溴化锂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吸入可导致皮肤斑疹及中枢神经的紊乱。[5]
1、中和法
氢氧化锂与氢溴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液经脱色、过滤、浓缩滤液、过滤、浓缩、结晶、分离,制得溴化锂粒状粉末成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
LiOH + HBr = LiBr + 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