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螨总科:
一、植羽瘿螨科
纳氏瘿螨亚科
纳氏瘿螨族
二、瘿螨科
伪足瘿螨亚科
1.同足瘿螨族
2.伪足瘿螨族
生瘿螨亚科
1.生瘿螨族
2.缺节瘿螨族
瘿螨亚科
1.瘤瘿螨族
2.瘿螨族
叶刺瘿螨亚科
1.小丽瘿螨族
2.丽瘿螨族
3.顶背瘿螨族
4.叶刺瘿螨族
5.花刺瘿螨族
三、羽扑瘿螨科
羽抓瘿螨亚科
大嘴瘿螨亚科
成螨体极微小,一般肉眼不易见,蠕虫状,狭长,淡黄色至橙黄色,螯肢及须肢各一对,腹部渐细,腹部密生环纹,未端有长毛状伪足1对。卵圆球形,淡黄色,半透明,光滑。若螨似成螨、体略小,体色由灰白、半透明渐变成浅黄色,腹部环纹不明显。[2]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等省区。近年来,由于天敌被杀伤,致使为害程度有所上升。
以成、若螨吸食植株叶片、花穗及果实组织汁液。幼叶被害部在叶背先出现黄绿的斑块,害斑凹陷,其被害部位畸变形成毛瘿,毛瘿内的寄主组织因受刺激而产生灰白色绒毛,以后绒毛逐渐变成黄褐色、红褐色至深褐色,形似毛毡状。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泽,甚至肿胀、扭曲;叶片被害部位出现增生、增厚现象。
翌年3月初越冬螨开始活动,迁移至春梢及花穗上为害,3-5月为害最重。初孵若螨在嫩叶背面或花穗上取食,被害处在5-7天后便出现黄绿色斑块,上生稀疏、白色半透明绒毛,12-15天后,斑块逐渐扩展,绒毛增多且变为浅黄白色,随后呈深褐色。成、若螨初期分散在毛瘿基部爬行;后期便在绒毛间上下蠕动,爬行时螨体成拱型,取食时,螨体位置与叶面垂直。早晚温度较低时,不太活动,中午温度升高则在绒毛中爬行。毛瘿形成30~60天呈红褐色时瘿内螨口密度最高,超过120天的旧斑为黑褐色,几乎找不到瘿螨。
瘿螨能借风、苗木、昆虫、农械等传播蔓延。其发生与气候条件,植株生长环境及天敌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湿度是主要因素。据广州资料: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新梢抽发多时,瘿螨种群数量上升,为害加重;台风雨期或暴雨冲刷,螨口密度则降低;枝条过密、阴枝多的果园被害较严重,树冠下部及中部受害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