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3月4日(一说3月3日),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8] [1] [6] ,他从小有志于学医,要像祖父那样当一名外科医生,治病救人,献身人道事业[33] 。
1907年,白求恩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欧文桑德城的专科学校。中学时期的白求恩,假期曾在加拿大轮船运输公司的客船上当过侍者[77] 。
1909年1月至7月,白求恩在多伦多市以北埃奇利村任小学教员[77] ;同年秋,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医[9] 。1911年9月至1912年,白求恩在苏必利尔湖以北的边疆学院任教,白天在丛林里伐木,晚上为移民工人上英语和文化知识课[77] 。
1912年春,白求恩去往美国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等地,不久回到加拿大温尼伯任《温尼伯论坛报》记者; 9月,重入多伦多大学学医[77] 。
白求恩在多伦多大学求学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8月,英国对德国宣战;9月8日,白求恩在魁北克省瓦尔卡蒂亚应征入伍,在加拿大第二战地医疗救护团服役,曾前往法国前线任担架兵,曾在比利时西北部的第二次伊普雷战斗中左腿负伤,伤愈后继续服役,战争结束回到加拿大继续完成学业[9] [77] 。
1917年,在部队服役的白求恩
1916年12月,白求恩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士学位[9] 。大学毕业后,白求恩在加拿大行医,也曾在军队担任上尉军医[9] 。1919年2月,白求恩退伍,后进入伦敦大奥蒙街儿童医院实习;同年秋,返加拿大安大略省,在斯特拉特福、英格索尔等地行医。1920年2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空军,任上尉军医,研究产生飞行眩晕的原因;10月,退伍后去往英国伦敦,进入西伦敦医院实习[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