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 et al,2000)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概言之,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将国家战略资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本国战略目标所可以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性资源, 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关系学者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1979)把实力定义为各种能力的分布。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而国家战略资源一般指的是某一类战略资源。
国家战略资源应当包括那些资源,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五大要素资源:即物质资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知识资源(Knowledge Resources)和资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
将国家战略资源划分为八类资源和23个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和构成了综合国力。
经济资源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规模通常按本国货币计算的GNP来衡量,所谓GNP是指居民创造的全部增加值,加上(或减去)不包括在产出价值中的税收(扣除补贴后的),加上来自非居民的主要收入(雇工补偿和财产收入)的净收入之和。GNP也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非居民的主要收入。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官方或名义汇率计算,这种方法经常低估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而高估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第二种方法,即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方法。所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指1美元对于国内的GNP具有与美国美元对美国的GNP或GDP相同的购买力。有时,按照这一方法换算的美元被称为国际美元,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推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以1993年为基础,对118个国家计算,使用了PPP换算因子来估计世界各国人均GNP和人均GDP国际美元值。
人力资本特别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被视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通常,人力资本用人口受教育年数来表示,受教育年数愈多,劳动力工作技能就愈熟练,劳动生产率就愈容易提高,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丰富的人力资本更易于吸收和使用从发达国家引进和扩散的新技术(Barro and Lee,2000)。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总量包括两类重要衡量指标,一是人口数和劳动人口数,如15-64岁人口;另一是人力资本, 通常用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表示,该指标引自美国哈佛大学拜罗和李(Barro and Lee)的全球教育数据库,中国数据引自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两类指标可以构成一国总人力资本, 定义为劳动人口与平均受教育年数的乘积, 也可以定义为劳动力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的乘积。劳动力是满足国际劳工组织(ILO)确定的经济上有活力的人口定义的人群组成的,他们包括在特定阶段为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劳动力的人们,既包括从业人口,也包括失业人口。女性估计数不具备国际可比性,因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劳动力中的女性帮助干农活或是在其他家庭企业从事无报酬的劳动。从总体上说,劳动力包括军人,失业者和初次找工作者,但不包括家务劳动者和其他无报酬服务者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的人员,在劳动力的范畴里,也包括在猎头公司的运作下流动的高阶劳动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