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3月10日,胡底出生在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洪宕村一个工商业者兼地主的家庭。[3] 其父亲胡绪章生五男二女,胡底是长子。[4] 幼年时期,胡底在大伯胡继章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3]
1911年,胡底入舒城城关植民小学读书。在学期间,胡底读书用功,成绩优异,爱好文体活动。[4]
1913年秋,胡底考入合肥安徽省立第二中学。[4]
1919年,胡底高中毕业,同年秋考入北京中国大学。[4] 在大学期间,胡底结识李大钊等“红色教授”,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马列主义的熏陶,从而萌发救国救民的愿望,积极从事革命活动。[3]
1924年,胡底经同学吴鹿鸣介绍,在北京的安徽会馆与钱壮飞相识。钱壮飞夫妇当时正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读书,二人从此来往密切,成为挚友,胡底经常去找钱壮飞聚谈。[5]
1925年,经中共早期党员张暹中介绍,胡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为革命日夜奔走,不遗余力地进行党的宣传鼓动工作。[3]
1926年,胡底与钱壮飞等合办了“光华电影公司”,他们一起拍摄了故事片《燕山侠隐》,并以此为掩护开展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工作。[3] 胡底出演《燕山侠隐》时的电影海报
1927年4月,北京城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胡底作为北京地下党的活跃分子,引起了军警的注意。胡底于是改名“胡马”,字“北风”,与钱壮飞一起从北京转移到上海。[3]
1928年春,胡底为了维持生计,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作为男主角出演了《盘丝洞》《昆仑大盗》等武侠电影,被人誉为“东方范朋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