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五代妇女在颊上点染的一种金黄色妆饰。
2.比喻菊花。[1]
《说文解字》卷九:“靥,姿也。从面厌声。”金靥的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脸。[2]
后蜀·毛熙震《后庭花》词:“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宋孙光宪《浣溪沙》词:“腻粉半粘金靥子,残香犹暖绣薰笼。”[3]
宋·苏舜钦《和圣俞庭菊》:“类妆翠羽枝,已喜金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