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即事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⑴麦秋⑵天。

村垆⑶沽酒谁能择,邮⑷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⑸怡怡⑹无一事,粗裘⑺粝食⑻地行仙⑼。[1]

⑴乍寒乍暖:忽冷忽热。

⑵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

⑶村垆[lú]:乡村酒店。

⑷邮:驿站、旅舍。

⑸方寸:指心。

⑹怡怡:和悦顺从。

⑺粗裘[qiú]:粗布衣服。

⑻粝[lì]食:粗米饭。

⑼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2]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

梅雨季节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秋时候天气常常乍暖乍寒。

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住在旅店里,在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

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3][1]

黄公度以状元步入仕途,因不愿阿附奸相秦桧而罢官,后又因作《分水岭》诗被流放,但他对个人得失持乐观态度。这首诗是写羁旅行役中所见所感,借景物抒发自己恬然自适情怀以及随遇而安的处事观。[2]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

诗一起句,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刚刚查询:道间即事 中心语 英年早逝 Italian escapes 黑豆木耳炖桂圆 宝剑定五龙 新民主主义 龙川县 赵克南 新垣绫濑 晨报大讲堂 无机物 波尔羊 米哈·马林科 觉建筑 永远闪亮 carolina+cotton 长者智人 西社酒饼 门户之见 东巴舞 敏思博客 李少芳 老把村 三灶万人坟 猫武士·灰条三部曲之2:武士避难 大义凛然 梁彩媚 台式海鲜粥 爱德嘉峰 激励机制 择善而从 类似物 日复一日 radiation 总统制 高血糖预防调养食谱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QtWebKit 交际花 荆芡乡 清吴历雪白山青图 娑萝子提取物 李润楠 秘制白雪鸡 炭烤牛肉饼 我们的文明 招牌鹅公汤 滋补品 聆极物语Ⅱ 理论课 ����֮�� XO酱烧干贝虾仁蛋包饭 特里尼达 东平窑 地主阶级 哀牢山 高强度 巴黎城 孙铭武 高温合金 ϸҶ������ 试验场 金沙遗址 中英街 柳树透翅蛾 复印机 倒坐观音 科学奖 决明胶 引水渠 开关柜试验台 上兰村志 副教授 焦耳热功当量实验 如何进行国际贸易操作 百万雄狮下江南 获奖作品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07秒 内存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