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天山南麓有36国,市辖境位居渠犁国境,古渠犁国在且末西北,精绝(今民丰县)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博斯腾湖以南一带)西南,山国(今尉犁县铁干里克东北)以西,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东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库尔勒市境及尉犁县西北、轮台县东南一部分。
西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入侵西域,置僮仆都尉于焉耆、危须、尉犁三国间,渠犁受僮仆都尉控制。太初四年(前101年),汉朝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管理西域屯田事务。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于乌垒设置西域都护府,渠犁归属汉朝版图,筑埒娄城于“河曲”(今孔雀河的转弯处)。归降汉朝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等部众,也被安置在“河曲”。王莽新朝天凤三年(16年),西域都护李崇败退龟兹,埒娄城地属匈奴。
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年),莎车王贤攻龟兹王,埒娄城地属莎车王乌垒州。数年之后,龟兹杀乌垒王,占乌垒国境。永平十七年(74年),西域都护陈睦治埒娄城。永平十八年(75年),为焉耆攻没。永元六年(94年),班超发龟兹、鄯善等8国兵,征伐焉耆、危须、尉犁,斩焉耆王广、尉犁王于陈睦故城,埒娄城归属于汉。永建二年(127年),西域长史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南北道攻打焉耆国,张郎由爵离城(即埒娄城)先至爵离关(今铁门关),攻降焉者王元孟。
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年),前凉张骏遣兵伐龟兹途中,在贲仑城和遮留谷击退焉耆国王龙熙,地属前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前秦吕光攻降焉耆,地属前秦。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万度归伐焉耆,置焉耆镇。本地为柳驴城,地属北魏。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突厥占据高昌之后,即向焉耆发展,本地受其统治。
隋仁寿三年(603年),突厥西面可汗达头的儿子泥利自立为西突厥全境的大可汗,史称西突厥,本地受其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