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湖南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引发反动势力恐慌,导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加速反共步伐。在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策划下,许克祥成为发动事变的主要执行者[5] [7] 。
1927年5月21日晚,许克祥率叛军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70余处革命机构,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杀害百余人,逮捕40人,释放在押土豪劣绅[1] [2] [4] [5] [7] 。至22日上午,长沙陷入白色恐怖[7] 。
短期影响: 事变后,许克祥成立“救党委员会”,继续屠杀革命群众[2] 。十日内长沙附近上万人遇害[1] [5] ,全省党员数量由2万骤减至5千。长期影响: 湖南大革命转入低潮[1] [2] [4] [5] [7] ,国共合作濒临破裂[3] 。共产党开始组建武装力量,毛泽东提出“用枪杆子对付枪杆子”,并领导后续起义[6] 。
马日事变暴露了共产党对突发事变的准备不足[1] [2] [5] 。事件后,中共中央任命毛泽东为湖南省委书记,其主张集中工农武装对抗反动军队,成为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转折点[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