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3700万年前的早渐新世,覆盖着森林的北美大陆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地方的密林逐渐变成了稀树草原。当然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动物界也发生着转变,古肉齿类中的牛鬣兽、父猫等狠角色已经几乎看不见了,尽管它们赖以生存的丛林依旧;而当初毫不起眼的小古猫的后裔们却在世界各地不同环境中繁衍、生息着,它们将逐渐演化出一个新的庞大的掠食动物家族,我们称之为食肉目动物[1] 。
古犬亚科都有可能是演化自黄昏犬的,当中涉及最少28个物种,包括Ectopocynus、Osbornodon、Paraenhydrocyon、中犬属及Enhydrocyon。 黄昏犬头骨化石
黄昏犬体形较小,长约80厘米,但身体健壮,外表像麝猫或细小的浣熊。它的身体及尾巴很长及灵活,四肢很柔弱及短,具有5趾,并有趾垫。从它的听小骨及牙齿分布知道它是属于犬科。 化石时期: 早渐新世至早中新世
虽然肯定它是肉食性的,但亦有可能是杂食性的。有一定的攀爬能力,但不善于爬树。趾行性,奔跑的能力很强。它的嗅觉和听觉也都比较灵敏[2] 。 化石
黄昏犬分布于北美洲的稀树草原地带[2] 。 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