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惯。[1] 常常如此成了习惯,就当作应该的事情了。[2]
《逸周书·常训解》:“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1]
《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1]
宋 田况 《儒林公议》:“陛下自专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於卷册,亏玷太平之治。”[3]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状》:“自上世相承,习以为常,民不惊扰。”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初若令人怒发冲冠,不可忍耐,久亦习以为常矣。”[4]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1]
清·李汝珍《镜花缘》:“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