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零食,泛指所有适合儿童食用的零食的统称。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吃,并且吃了上瘾,再加之儿童伙伴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百分之六十三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和家中。

2020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下简称儿童零食团标)。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份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作为标准起草单位,良品铺子也成为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制定者。[1]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对儿童零食的适用范围、儿童零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说明,并在技术层面,详细描述了对儿童零食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菌毒素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要求。[2]

首次定义儿童零食概念:区别于普通零食,儿童零食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3]

首次提出儿童零食营养健康要求: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少盐少糖少油。[3]

首次对儿童零食安全性提出要求:儿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剂指标向婴幼儿辅食标准看齐,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感官包装确保安全。[3]

2021年5月17日,中国儿童食育计划战略联盟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良品铺子等联合发布了《中国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儿童“食育”发展规划与建议》两项课题成果。[6][5][4]

共2张 中国儿童食育计划战略联盟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部首次公布由国家疾控中心编制的《儿童零食消费指南》,首次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以便家长们酌情为孩子购买儿童零食,同时对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消费指南指出,零食的定义为:正餐时间外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或饮料(不含日常饮用水),并提出,零食是人类合理膳食的一部分。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吃,并且吃了上瘾,再加之儿童伙伴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百分之六十三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和家中。

《指南》中明确将煮蛋、鲜牛奶、烤黄豆、烤红薯等列为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儿童每天食用,巧克力、肉干、咖啡等则被定为“适当食用”零食,每周吃1—2次即可,而儿童们爱吃且常吃的棉花糖、膨化类食品、蛋黄、巧克力派等都被列入限制食用范围,指南建议家长让孩子尽量少吃或不吃,若吃,则每周尽量不超过一次。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有5个原则必须遵守。

相关查询:
最新查询:行车速度 学术交流 农贸市场 一帆风顺 井然有序 逃离现场 擦肩而过 原始森林 景芳三区 蒜爆牛肉 冒牌天才 与世隔绝 喜马拉雅 奇形怪状 勇猛过人 艺术价值 少年儿童 政权机关 微信红人 香港早晨 紧急措施 大户人家 惨无天日 八十年代 阿育王像 望远镜 水绥二级公路 四十三 人寡肽-1 钻空子 横断面 艳色记 又一个 王思任 安平东桥 室女座超星系团 张功贞 邵华 人才库 毛衡 Boskovsky. 洪荒之王 陶冶情操 六分之一 蔷薇星云 无所不用 地球磁场 不言而喻 催眠疗法 植物截留 羟基喹啉 作出规定 独孤求败 中山大学 闻名天下 鸟语花香 五花八门 流动资产 时时处处 河坎子村 天姿国色 彻彻底底 别无他法 世界经济 色彩缤纷 一统帝国 前列腺炎 哈尔茨山 无论什么 思想感情 贫病交攻 落榜神仙 鸢一折纸 来路不明 摩天大厦 旁遮普语 出版工作 不可克服 数理逻辑 儿童零食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09秒 内存2.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