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在一场骑马事故后,一名神经科学的研究生Candace Pert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断地接受吗啡注射,这是一种从鸦片类植物中提取的止痛药。这个经历使她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吗啡的作用是怎么产生的。几年后,她和Solomon Snyder 发现吗啡通过和脑部某些特殊受体结合来产生效果,震惊了整个科学界(Pert& Snyder, 1973年)。[1] 含内啡肽的神经元
1975年,脑内啡分别由两组独立的研究人员同时发现。苏格兰的约翰‧休斯(John Hughes)及汉斯‧科斯特利兹(Hans Kosterlitz)首次由猪只的脑袋中发现有α(alpha)、β(beta)及γ(gamma)3种脑内啡。当时他们称它为enkephalins(由大脑的希腊文εγκέφαλος 变化而成)。
同一时间,另一组美国研究人员Rabi Simantov和Solomon H. Snyder在牛的脑袋中发现脑内啡。埃里‧西门(Eric Simon)(日后发现人类体内的吗啡受体)把它称为脑内啡,是内生吗啡的缩写。事实上吗啡本身并不是肽,但近期的研究发现,人类或动物的肌肉细胞组织能产生吗啡。
内啡肽有3种,即α-内啡肽、β-内啡肽和y-内啡肽(endorphin),它们由同一前体——促黑素促皮质激素原(含265个氨基酸残基)转变而来。其中β-内啡肽(31肽)的镇痛作用最强,而α-内啡肽(16肽)和γ-内啡肽(17肽)除具有镇痛作用外,还对动物行为调节起作用。a-内啡肽和y-内啡肽对动物的行为效应正好相反[2] 。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运动中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物质与人心情的好坏息息相关。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内的内啡肽分泌会增多,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们会感到快乐和满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3]
大笑1分钟可以牵动13块肌肉,使机体产生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如果长期坚持每天笑3次,每次3分钟,能增强血管弹性,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4]
内啡肽的前体基本在垂体中产生而α、β、γ-内啡肽都是阿黑皮素原的片段。在反面高尔基网(Trans-Golgi Network,TGN)中,阿黑皮素原与一种重组蛋白——羧肽酶E(carboxy peptidaseE,CPE)结合。羧肽酶E促进阿黑皮素原转运到未成熟的出芽囊泡中。在哺乳动物中,激素原转换酶1(prohormone convertase1,PC1)将阿黑皮素原裂解为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cortical hormone,ACTH)和β-促脂素(β-lipotropin,β-LPH)。β-促脂素被不断裂解成不同的肽类,包括α-内啡肽、β-内啡肽和γ-内啡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