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A·瓦尔德奠基的统计决策理论。决策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主观概率、贝叶斯分析方法、效用函数等)和更早期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1961年,美国学者H·赖法与R·0·施莱弗的《应用统计决策理论》一书的出版,使决策论具备了学科分支的雏形。1966年,美国学者R·霍华德在文献《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中,明确地将决策分析作为决策理论的应用分支。现代决策理论与行为科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军事科学等有关学科交叉发展,其内容已远远超出这些经典文献所包含的内容了。
决策论与对策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决策论中,决策者面对的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有不确定性,往往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统计规律性)。而对策论中,决策者面对的是一个活的对手,他会不断变化自己的策略,甚至会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他还会对自己的行动意图时时保密,所以在对策问题中,决策者只能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稳中求胜,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
1.决策:国际上对决策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分为两派。即狭义决策和广义决策。狭义决策认为决策就式做决定,单纯强调最终结果;广义决策认为将管理过程的行为都纳入决策范畴,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
2.决策要素:决策要素是指对决策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一些主要因素。
3.决策目标: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状态,工作能力的目标。
4.决策准则 决策判断的标准,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度量。
5.决策属性 决策方案的性能、质量参数、特征和约束,如技术指标、重量、年龄、声誉等,用于评价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和水平。[3]
决策论可分为传统决策理论(或称古典决策理论)和现代决策理论两种。
也称“古典决策理论”。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把人视为绝对理性的人,他在决策时,遵循的是最大化的原则。所谓最大化原则,就是对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取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确定和选择实施方案。如考虑企业经营方式时,要求人,财、物的消耗是最小的,所取得的产量、产值和实现的利润要求是最大的。由此可见,传统决策理论是建立在绝对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这是一种封闭式的决策模型。[4]
是“传统决策理论”的对称。这种理论的核心是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了古典最大倔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决策程序。它是由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等创立的,并由此获得一九七八年诺贝尔经济济学奖金。西蒙认为,纯理性的人只有在决策时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每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可以确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择优选择:作出决策。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当地的条件所决定,既不可能找到一切方案,也不可能比较一切方案,因此事实上不可能进行最大化原则的决策。最大化原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而没有实践的价值。因此,他提出用令人满意的行为准则,来代替最大化原则,便形成了现代决策理论。所谓令人满意的行为准则,就是在决策时,先确定一套切合实际需要的标准,如果某一方案满足了这个标准,并能达到预定目标,就可以说这个方案是令人满意的,就可以确定采用这个方案。但事实上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等各种活动中,寻找完成某一目标的方案时,都是有条件的。所以还应指出,按照令人满意的行为准则进行决策时,在原定标准的前提下,找不到令人满意的方案时,可以对原标准进行必要的修订,然后再选出令人满意的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