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开始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魏晋以来,逐渐形成一些军事指挥区域,即都督区。其长官称都督,都督例兼所驻某州的刺史,兼治军民。大区都督常兼管数州,称为“都督诸州军事”。

东晋王敦为江州刺史,镇武昌,都督江、扬、荆、襄、交、广六州军事,即以长江中游为中心,直至岭南地区均归其指挥。南北朝承魏晋之制,均有都督之设。如北魏有都督中外军事、都督府州诸军事、都督三州诸军事等。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始改都督诸州军事(疑为都督州诸军事)为总管,总管兼任所驻州刺史,并统辖邻近各州。诸州都督府改称总管府。偶有以一般总管身份辖数州总管之例。

北周总管府大部分置于武帝时。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于北齐旧地增置一批总管府。总管府的设置,或在都会之地,或处守御之要。北周总管府中,洛州、并州、相州最重要。北周武帝平齐后,于相、并两州总管府各置行宫及六府官,即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府,取代北齐之大行台(见行台)。后废并州六府。大象元年(579年),移相州六府于洛州,称东京六府。河阳、幽、相、豫、兖、青、徐七总管,皆受东京六府统辖。

隋代总管府分上、中、下三等置于诸州。其中统辖数州及至数十州的俗称大总管,如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后改授汉王杨谅。杨俊转任扬州总管,镇广陵,管四十四州军事。元帅杨素任信州(奉节)总管,经略长江上游,总管全蜀兵马。大业元年(605年),鉴于汉王杨谅以并州总管起兵,炀帝下诏废除诸州总管。唐代初于缘边及襟要地区的一些州治置总管府,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武德七年(624年)改称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

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常变,多以武人出任地方行政长官,此风沿至隋时影响仍存。总管府作为州级政区之上的政治建制,既管民政,又管军政,甚至拥有中央授予的州县官员任罢权力。

总管府统管数州军、民之政,史例很多。各总管府所管州数不等,但基本稳定。例如:杨俊于开皇十年(590)出任“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即并州大总管府统领24个州级政区,东界抵太行山井陉口。 而在此前,作为亲王的杨俊曾出任“秦州总管,陇右诸州尽隶焉”,即陇山以西诸州均隶于秦州总管府。开皇九年,又转任“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另一位亲王杨秀于开皇元年受任为“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韦洸于开皇九年进图岭南地区,被“拜为广州总管”,统24州。北方沿边地带诸总管府统州之数较少。如:达奚长儒于开皇二年“起为夏州总管、三州六镇都将事”。夏州总管府仅统三州:夏、银、盐。营州总管府仅管营州,兼理东北少数民族事务。云州总管府只统二州十镇诸军事。周摇于开皇初被“拜为幽州总管、六州五十镇诸军事”,仅统六州。因史书记载简略,其余诸总管府统州之数目无从查考。

隋代总管府是地方上最高统治机关,但其本身又有等第之差。一般分作上、中、下三等;若是亲王出任某府总管,则该总管府被列为“大”等府,这仅是少数特例。开皇末年,大总管府有四:益、荆、扬、并。关于总管的品秩,则根据总管府的等次而有所差别。上等府的总管,为视从二品;中等府的总管,为视正三品;下等府的总管,为视从三品。品秩不同,其俸禄待遇、车骑服饰自有差别。总管府与诸州的上下隶属关系既已明确,其等第品秩地位也已清楚,则其兼管军、民两政的职能昭然若揭。关于总管府治理民事,《隋书》记述颇多。譬如:韦世康任荆州总管,“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尔朱敞就任徐州总管,“在职数年,号为严肃,民吏畏之”。乞伏慧任荆、潭、桂三府总管期间,江湘之地“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俗大洽”。而令孤熙在桂州总管府任内,“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可见深得民心。这充分表明:总管府是隋朝地方行政体制的最高层级。

相关查询: 区域性 军事管理 逐渐形成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4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557秒 内存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