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定义,服现役特指公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行为,现役军人包含士兵和军官两类主体[1] [4] [6] [8] 。现役士兵采用分类管理制度:
义务兵: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法定为二年[1][3][4][7]
军士:实行志愿兵役制,由义务兵转改或直接招收,最高服役年限不超过30年[1][4][5][7]
现役期限的计算自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具体规范包含:
义务兵服役期满后,经批准可转为军士并延长服役时间[1][4][5][7]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服现役年龄可放宽至24周岁,研究生可至26周岁[1][3][5][7]
战时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可延长公民服现役期限[4][5][7][8]
现役军人依法享有待遇保障与履行军事义务:
权利保障
实行军衔工资制与津贴补贴制度[4][6][7][8]
享受国家统一医疗保障与伤亡保险待遇[4][6][8]
义务兵家庭按标准领取优待补助金[4][6][8]
法定义务
遵守军队条令条例与作战训练纪律[1][4][6][8]
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安全而战斗[4][6][7][8]
国家通过法律建立全流程服役管理制度:
退出机制:义务兵服役期满可选择退役,因军队编制调整或健康原因可提前退出现役[3][4][5][7]
预备役衔接:士兵退出现役后按规定转入预备役,需参加军事训练[1][4][7][8]
安置政策:退役义务兵可获自主就业补助或工作安置,军士根据服役年限享受退休等保障[4][5][6][7]
在战争时期或紧急状态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依法采取特殊措施:
延长现役军人服役期限直至军事行动结束[4][7]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1][4][5][7]
调整征兵年龄范围与健康标准[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