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率指的是采出原油数量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油藏的地质条件和现有的的开发采油工艺水平,决定了一个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高低。随着开发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油采收率也将随之增加。就原油开采技术先进的国家来讲,提高原油采收率都将是主要课题。一个大油田,即使其原油采收率提高10%,其原油的增产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甚至相当于一定规模的新油田。
但实践证明,一种新的开采方法的形成需要20年左右,甚至更长,它也提醒人们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各种新方法的探求,以及对现有方法的试验必须及早地给予足够的重视。[1]
油田开发实际资料表明,油层采收率不仅与其天然条件如油层能量类型及其大小、油层岩性变化及其非均质状况、地层原油物性等有密切关系,也与油田开发、开采的技术措施及生产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
但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来说,油层采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1]
波及系数就是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也就是说被工作剂驱洗过的油层体积(或面积)占油层总体积(或面积)的百分数。
设油层体积为 ,被工作剂扫过或影响到的体积为 ,那么波及系数则为:
如果油层厚度上的波及程度一样,又称为宏观波及系数:
洗油效率是指被工作剂前缘驱过的单位体积岩石中驱出油量与驱动前储量的比值。
由于油层微观孔隙大小不一,工作剂只能将一部分孔道中的油驱替出来,其他一些孔道未受到波及。如果油层中含油饱和度为 ,被工作剂驱替过后残余油饱和度为 ,那么洗油效率为:
洗油效率有时也称为微观波及系数。
整个油层的采收率应为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乘积。
改善油层水驱采收率的技术方向
国内外广泛采用以油田注水来保持油层压力的注水开发方式,是改善油层水驱采收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许多油田已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寻找适合各地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活性注水
活性水是指溶有活性剂的水。注活性水的依据是设想将洗涤剂作用推广应用于洗涤多孔性岩石中的油,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
2、稠化注水
由于原油粘度较高,故在水驱时,注入水将沿高渗透孔道窜流,从而降低了波及系数。利用粘度增大的水溶液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就是通过增大驱油液的粘度,使油水流度比下降,从而减弱粘性指进,扩大扫油面积,即提高宏观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
3、注泡沫水
泡沫水就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活性剂而能大量地产生泡沫。我们把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