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通志》记载,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清亮貌。 浏阳河
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
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其源有二,叫大、小溪,分别出自大围山北麓和南坡。二溪在浏阳城东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
浏阳河流经长沙县,至开福区马厂以南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
浏阳河干流向西而流,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全境,进入长沙城区,注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 浏阳河
上游为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 浏阳河
中游为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
下游从镇头市起始,在长沙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
“浏阳河九道湾,广义泛指多,狭义则指浏阳河进入长沙县后直至注入湘江确实弯过了九道湾。”
长沙文史书丛《浏阳河九道湾》,首次列出了学界和民间认可的狭义“九道湾”,即浏阳河从浏阳市进入长沙县后,下游从东至西弯过了九道湾,经浏阳市、长沙县、雨花区、芙蓉区和开福区注入湘江。
第一道湾所在的浏阳市镇头镇和长沙县江背镇。这里有镇头老街、风光带、渔业社、百步洲、湘阴港村渡口、南阳城古城遗址、盛家老屋、青瓦窑等浏阳河“第一湾”地标。长沙文史书丛《浏阳河九道湾》明确,从浏阳市镇头镇进入长沙县江背镇,北流至小埠村,再西转,形成下游第一道大湾,古称“小埠港”。[3]
浏阳河源头是大围山峡谷花门河,东起花门龙王潭瀑布,西至双江口杨树湾,全程7公里。顺水漂流,急流深潭选起,险峰、奇石、古树、鲜花、蓝天,白云倒映水面。其水文特性呈现出急、险、奇、美。 浏阳河漂流
河中上游均为全封闭式大森林所覆盖,整 个河道没有污染。一年四季河水清澈。
河床两岸悬崖峭壁,森林茂盛。太阳被悬崖和森林所隔离,峡谷内涓涓泉水汇集,晶莹剔透,冰凉刺骨。
浏阳河支流主要是大溪、小溪,分别发源于大围山北麓及南坡。两溪在浏阳城东面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
浏阳河自浏阳县跃龙乡车川塅进入长沙县五美乡小埠港村。经湘阴港、桃树湾、金潭、筒车棚入浏阳县柏加乡浏坪村,再入长沙县仙人市乡,经团然、石门、黄兴、榔梨等乡镇进入长沙市郊区东岸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