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附生。[2] 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6-9毫米,渐尖头,全缘,褐棕色,膜质。叶簇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粗3-5毫米,禾秆色,草质,干后上下两面扁平,表面不平滑,上面皱缩成小纵沟,两侧有阔翅几达基部,基部以上5厘米处的翅宽1-1.5厘米,基部密被褐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倒披针形,长25-50厘米,先端急狭为短尾状,上部1/4处最宽,为4.5-6.5(-8)厘米,向下急剧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略反卷。主脉两面均平坦,稍皱缩成小纵沟,禾秆色,先毛;小脉两面均略可见,斜展,单一或分叉,平行,相距约1毫米。叶近革质,干后棕绿色或暗绿色,两面均无毛。孢子囊群线形,长1.5-2.5厘米,生于小脉的上侧,由小脉下部外行达1/2-2/3,彼此以宽的间隔分开,叶片中部以下不育;囊群盖线形,浅棕色,膜质,全缘,宿存。[3][7] 共6张 狭翅巢蕨
鸡冠巢蕨(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s var. cristata Ching et S.H.Wu)不同于狭翅巢蕨之点在于叶片上部撕裂成鸡冠状,孢子囊群较短。特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麻栗坡)。生长在海拔1500-1800米的杂木林下岩石上。[4][3]
分布于中国湖南西南部(新宁)、广东西北部(连县)、广西(南宁、上金、阳朔、忻城、龙津、凌云)、云南东南部和南部(河口、砚山)、贵州南部(罗甸、荔波、安龙、平舟);越南及老挝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1300米的石灰岩岩壁上或山沟密林中树干上。[3]
组培材料:狭翅巢蕨的幼叶。
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
诱导绿色小球(GGB)培养基:⑴MS+6-BA0.5-1.0毫克/升+NAA0.2-1.0;⑵1/2MS+6-BA0.5 -1.0毫克/升+IBA0.5-1.0毫克/升+IAA0.5-1.0毫克/升。
绿色小球的继代培养基:⑶1/2MS+6-BA0.2-0.6毫克/升+NAA0.2-0.5毫克/升。诱导丛生苗的培养基:⑷1/2MS+NAA0.1-0.2毫克/升。
生根培养基:⑸1/2MS+IBA0.2-0.5毫克/升;⑹1/2MS+IAA0.2-0.5毫克/升;⑺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