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苹果属的乔木植物,[7] 高可达4-6米,树型直立,树冠圆形[1] ,冠幅可达6米[8] ,向上,枝干均为暗紫红色。[1] 树形紧密,嫩枝紫红色或暗红色[8] ,叶紫红色带金属般的光亮,叶片椭圆形,渐尖,基部楔形,具钝锯齿。花期4月上中旬,花蕾暗黑红色花暗红色至深紫红色,半重瓣,花瓣6-10枚,排成两轮,花梗直立,花径约4.5-5厘米。果球形,直径1.5厘米,黑红色,表面被霜状蜡质。[1] 花期4月下旬,果期6至10月。[8] 共5张 王族海棠
王族海棠原产于北美地区,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山东、江苏、黑龙江等地,赤峰南部地区城镇绿化均有栽植。[8]
王族海棠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轻度盐碱土,在肥厚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其各方面特性能达到最好。[2][3] 不耐水湿,适应性强。[9] 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贫瘠,抗盐碱能力较强[8] ,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8] 。能够忍受冬季零下40摄氏度低温和夏季40摄氏度高温的环境条件。[8]
繁殖方式多为嫁接繁殖。[8] 在生产中多采用“T”字形芽接。可用山子、苹果、红花等作砧木。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砧木,苗齢为2-3年,于7月中旬将砧木锯短,地径粗约0.5厘米为了方便操作,芽接前约10天,应剪去选好的砧木下部距地面7-8厘米的分枝。
接穗可选择开过花、叶芽饱满的枝条,选好后立即剪去叶片。用芽刀在选定的叶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长约0.8厘米,将1/3以上接穗的皮层完全切断。在已选好的砧木上切成“T”形,挑开砧木上切口,插入接穗(叶柄朝上)。插入后,使接穗上端同“T”形横切口对齐,用塑料袋或其他材料从接口上部逐渐往下缠,注意不要缠到叶芽和叶柄。接后3-4天检查嫁接是否成活。成活10天后,要将绑缚解除,以免阻碍结合部分生长。[3]
整地定植
为保持王族海棠根系良好生长,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实验地栽植。将地深翻30厘米,将苗木按株行距1米×1米栽植,打水盘,浇透水。进行重剪,以利于缓苗。[4]
浇水
栽植当年,要在缓苗前一周浇2-3次水,当枝条萌发新叶后视土壤墒情确定浇水次数。栽植第二年以后,只需在每年的入冬前和开春后各浇一次封冻和解冻水,其他时间如不过于干旱,无需另外浇水。生长季节做好松土工作,及时锄草。[4]
施肥
王族海棠生长旺盛,叶茂花多,无论是营养生长还是开花期,都需要定期施入一定的肥料。引种苗在定植前应施入适量底肥,如磷酸二氨、腐熟的动物粪便等。在新梢生长期、开花期、落叶前结合浇水各施一次N、P、K混合的肥料。还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达到枝繁叶茂的效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