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为归国所在地。
西周前期,为楚子熊绎之始国。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为夔子国。春秋中期,属楚。战国后期,称归乡。
秦,设郡县,归乡为南郡所辖。[2]
吴永安三年(260年),分秭归北部置兴山。[5]
汉元始二年(2年),置秭归县。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秭归郡,改秭归为长宁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归州。
宋,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279年),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年),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归州直隶州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秭归县,隶属荆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
1958年,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改属宜昌专区。
1968年,改属宜昌地区。
1992年,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成立宜昌市,秭归县隶属宜昌市。[2]
1995年10月,撤销归州镇、新滩镇和屈原乡,设立屈原镇和香溪镇。原新滩镇和屈原乡所辖的屈原、三星、大周坪、北峰、五指山、板仓、鲁家河、仙女坪、袁家岭、九龙、高峰、双龙12个村划归屈原镇。原归州镇和屈原乡的白果园、高姑坪、贾家店、云雾垭、庄屋岭、羊来洞、肖家垭7个村划归香溪镇。
2001年1月,撤销芝兰乡,划归周坪乡。撤销文化乡,划归郭家坝镇。香溪镇更名为归州镇。
2009年4月,周坪乡更名为九畹溪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