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中国山东菏泽市区中华路与和平路交叉口,银座南国贸中心项目建筑工地惊现一艘古代木质沉船[1] ,依据初步考古出土的文物推断,可能为中国元代商船!后经专家认证,更大的可能性是一艘元末官僚乘船追随元朝皇帝逃往漠北(元时)的船只。而且当时可能是一支船队。在菏泽,这是第一次发现古代沉船,这艘古船的发现对推测宋元时期菏泽的地形、地貌、水文等将有很大的帮助。现该工地已停工,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市公安局出动警力24小时看守现场。 古船发掘现场
警务人员已拉起警戒线,防止市民过于靠近造成坍塌。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现场。“古船是木质结构,因年代久远,船身有断裂迹象,全部清理完毕还需要一段时间。”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整艘船至少有10米以上。已出土的瓷器大部分为元代时期的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烧制。
建筑工地挖出沉船
2010年9月17日,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地发现部分文物和古船,在建筑工地及公安部门的积极介入下,我市文物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沉船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并上报山东省文物局。省文物局对菏泽沉船的发现十分重视,立即派出文物考古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并根据国家法规,组建由山东省文物考古所与菏泽市文物管理处业务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菏泽市发现的沉船进行发掘工作。
发现的沉船为一木质河船。由于保存环境的不同,船的左侧木质基本腐朽,底部及右侧保存基本完好,可以复原。船体残长21米,宽4.82米,高1.8米,除去船头、船尾独立船舱外,共分为10个船舱,大小不等,宽在1.3—1.8米之间。所用木料初步断定为柏木和楸木。
沉船系因撞船而沉没 共40张 元代古沉船--文物
为了解木船沉没时期的地质、地貌情况,考古队聘请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夏先生认为船的左侧方位为一河心浅滩(或沙洲),根据地层关系初步推测,古沉船沉没时,水流自西南方向流向东北方向,古船在行驶过程中触到这块浅滩而侧翻。沉船全部清理出来后,考古队又聘请鄄城县造船厂的老造船工人对沉船进行了考察,他们认为,船的右前方曾受到过撞击,船体受撞击后开裂变形,应是船在行驶过程中,船的右侧被外力(河船)撞击,左侧碰到河中沙洲后倾翻的。由于船上人员匆匆撤离,许多生活用品遗落在舱内,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在船倾翻或破裂后遗落在河床上。
出土文物价值高
沉船内及周围共出土110余件文物,主要类别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玛瑙、石器、铁器、铜器、金饰等。典型器物包括元代青花龙纹梅瓶、钧窑影青轴杯盏等,其生活用品的瓷器包括景德镇、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哥窑等五六个瓷系。其中所出木尺,长49CM,为研究古代度量衡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根据出土遗物分析,该河船沉没的年代应为元代。根据沉船出土的遗物及沉船的形状分析,该船应是当时的官员或商人在内河行驶时使用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