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导弹(air-to-air missile)与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相比,具有反应快、机动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与航空机关炮相较,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优点。它与机载火控系统、发射装置和检查测量设备构成空空导弹武器系统。 PL-12型空空导弹
一些新型空空导弹(如“流星”)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弹翼用以产生升力,并保证导弹飞行的稳定。[1][2]
空空导弹主要由制导装置、战斗部、动力装置和弹翼等部分组成。制导装置用以控制导弹跟踪目标,常用的有红外寻的、雷达寻的和复合制导等类型。战斗部用来直接毁伤目标,多数装高能常规炸药,也有的用核装药。其引信多为红外、无线电和激光等类型的近炸引信,多数导弹同时还装有触发引信。动力装置用来产生推力,推动导弹飞行,空空导弹多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未来的一些新型空空导弹(如“流星”)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弹翼用以产生升力,并保证导弹飞行的稳定。[3] 世界上第一种空空导弹纳粹德国X-4导弹
空空导弹在结构上一般由导引头、飞行控制舱、引信、战斗部、发动机和舵面翼面组成,在导弹功能上空空导弹一般由制导、引战、推进分系统以及发射控制分系统构成导弹系统,武器装备空中导弹系统还包括地面保障和支援设备。因此,广义地说,空空导弹包括导弹发射控制装置和地面设备。
导弹在截获目标并满足其它发射条件后被发射,脱离载机,火箭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便停止,导弹进入惯性飞行段。在飞行过程中,制导系统不断测量、计算目标与导弹的相对位置,由偏差形成控制信号,使舵机工作,操纵舵面偏转,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当导弹接近目标符合引信工作条件时,引信引爆战斗部,毁伤目标。导弹的制导方式不同,控制信号的形成方式也有所不同。红外寻的制导是把探测到的目标热辐射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选频与基准相位信号比较,得到误差信号,形成控制指令。雷达寻的制导是导弹上的雷达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进行计算判断,形成控制信号。这种制导根据雷达发射机的所在位置不同分为主动、半主动两种。主动式的雷达发射机装在导弹上,半主动式的雷达发射机装在载机上。复合制导有两种以上的制导装置,弹道初始段一般采用程序控制或惯性制导等,中段为半主动雷达制导,末段为主动雷达制导。 挂载空空导弹的歼10
空空导弹之所以发射后能跟踪目标,是因为它有目标探测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导引头,以及控制导弹转向的飞行控制系统。导弹发射后,导引头锁定跟踪目标,并把目标的运动方向、速度等信息实时传送给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空空导弹的导引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外导引头,它利用红外敏感器件探测目标战机尾气、以及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红外辐射;另一种是雷达导引头,它通过探测目标战机反射回来的雷达波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