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取县北章丘山为名,改名章丘县。此为章丘作为县名之始。清雍正三年(1725年),为避孔子(名丘)的名讳特颁上谕:丘旁加邑(右阝),“丘”成为“邱”(新造字),改读“期”(qi)音,章丘县也就成为章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恢复原名。[34]
夏、商,东部先属逄伯陵,后隶薄姑氏;西部属谭国。
周,东部属齐国,西部属谭国。前684年,齐桓公灭谭国,全境属齐国。
秦时,属齐郡。
西汉,属济南郡。吕后元年(前187年),吕台封为吕王,割济南郡为吕王封邑,属吕国。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死,复属济南郡。 百脉泉公园——梅花泉
新朝,改属乐安郡。
东汉,属济南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章丘先后隶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版图,这期间攻伐兼并战乱不绝,其辖县已不可考,属济南郡。
隋朝,属齐郡。开皇十六年(596年),取县北章丘山为名,改名章丘县。此为章丘作为县名之始。 百脉泉公园——墨泉
唐朝,改郡为州。武德元年(618年),新建邹州,属邹州。武德二年(619年),新建谭州,改属谭州。
北宋,属济南府。景德三年(1006年),置清平军,改属清平军。熙宁三年(1070年),清平军降格为县级军,章丘县还属济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