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启穿海作业,预计将于2027年12月份完工并通车运营。[47]
2024年3月28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建设现场,“海天号”盾构机已掘进至海底40米,探路先锋服务隧道已掘进至海底62米。[49]
胶州湾,因古时属胶州所辖,故而得名。一般认为古称胶澳,但仅见于清代史料,如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胶澳租借条约》,且胶澳也被指称青岛市。胶州湾的名称较早见于1928年成书的民国史志《胶澳志》。[1]
胶州地名,始于北魏,元初复置,后来的胶州市(胶县)、胶西、即墨(原含青岛市区)、高密等县,大部分时间都在胶州辖区内。[2]
另有“少海”之称,来源不详。[3]
胶州湾在的位置
胶州湾,位于中国黄海中部、中国东部胶东半岛南岸、山东省青岛市境内青岛市区与黄岛区之间。大约在东经120.10度-120.37度,北纬36.06度-36.25度之间。
胶州湾
胶州湾
胶州湾,湾口以团岛南端、薛家岛北端为界,宽3公里(一说2.5公里),为一半封闭型海湾。湾中部东西宽28公里(一说27.8公里),湾内南北向最大长度约40公里(一说33.3公里),岸线长为163平方公里,面积397平方公里(一说374.4平方公里,一说43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25平方公里(一说135平方公里)。由于河流携沙淤积、人工围垦和倾倒垃圾,使海湾面积平均每年减少2.8平方公里。[3] [4] [5]
按行政区划,胶州湾全境由青岛市管辖,沿岸政区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黄岛区(开发区,原胶南市并入)。但岸线以下的水域东北部为市北区所辖,西南部为黄岛区所辖,西北很小部分为胶州市所辖。其它市、区仅辖岸线以上的陆地区域。
胶州湾西部海域
薛家岛和团岛之间的胶州湾东部海域
薛家岛和团岛之间的胶州湾口
胶州湾东部环湾路一带海域
胶州湾位于鲁北隆起之海阳-高密坳陷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带,太古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夷平过程中,随着中生代以来胶东断陷盆地不断沉降,在前震旦系生麻岩基底上沉积一套火山岩系,火山碎屑岩系和沉积碎屑岩系,主要出露的有太古界,元古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红石崖以主要为变质岩,海湾北部,西北部以碎屑沉积岩为主,如营海以西和南辛附近的侏罗纪砾岩,砂砾岩,大浚旺,营海,阴岛附近的白垩砾岩,火山岩在该分布较多,其中尤以安山岩为主,安山岩主要分布在薛家岛地区,东大洋,女姑口一带则有火山砾岩等,岩浆岩主要分丰在本区的东南部的青岛市区,海西半岛及黄岛区,大致以即墨-流亭断裂为界呈北西-南西展布。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钾质花岗岩,中细粒花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