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损伤指由电离辐射所致的急性,迟发性或慢性的机体组织损害。
电离辐射(如X线,中子,质子,α或β粒子,γ射线)可直接或通过继发反应损害组织。大剂量辐射可在数天内产生可见的身体效应。小剂量所致的DNA变化可使被照射者产生慢性疾病,使他们的后代发生遗传学缺陷。损伤程度与细胞的愈合或死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有害的电离辐射源包括用于诊断和治疗的高能X线,镭和其他天然放射性物质(如氡),核反应堆,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可变梯度同步加速器,用于治疗癌肿的密封的钴和铯以及大量用于医学和工业的人工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从反应堆意外地泄漏大量辐射的事故已有数次,例如,最广为人知的1979年发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事故和1986年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者导致30多人死亡和很多放射损伤;大部分东欧及部分西欧地区,亚洲和美国都能测到显著的放射性。 防护服
常用的测量单位是伦琴,戈瑞(Gy)和希沃特(Sv)。伦琴(R)是空气中x或γ电离辐射的计量单位,戈瑞是被各组织或物质吸收的能量计量单位,它可应用于各类辐射。R和厘戈瑞(cGy)基本上是相等的。在说明生物学效应时,Sv与经质量因子校正的Gy相等。因为对一定量的能量而言,不同类型的辐射可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例如,中子有较大的效应。对X和γ辐射,Sv与Gy相等。在现代术语中Gy和Sv已替代拉德(rad)和雷姆(rem),Gy=100rad,Sv=100rem.在非专业刊物中常常将辐射分为低水平辐射(0.2~0.3Gy)和高水平辐射(>0.3Gy)。而医学剂量一般为<0.05Gy,而且常常<0.01Gy.地球及其大气的本底放射活性水平很低,而不能测知其效应。 [1]
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在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剂量在10-50Gy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周内100%死亡;50Gy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天死亡。急性损伤多见于核辐射事故。 急性辐射损伤防护和生物救治
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
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