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腊八节,恰逢大寒,上一次在1918年,下一次在1956年。
2月4日小年夜,恰逢立春,上一次在1918年,下一次在1956年。
1937年,缅甸脱离英属印度,接受英国总督统治。[30]
1937年,在非洲的乌干达首次被发现西尼罗病毒。[32]
1月12日——红军西路军在甘肃高台县城遭受重大损失。[2]
1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
1月20日——红军西路军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2]
1月21日——延安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央决定将中共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25日开始用新华社名义向全国发布新闻。[3]
1月29日——《红色中华》从352期改名《新中华报》。
2月2日——东北军分裂,主要将领王以哲被杀。
2月6日——张国焘在延安向中共中央作书面检讨。
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国民党内外政策开始转变。同日,宋庆龄自1927年以来来首次出席国民党中央全会。
3月6日——老舍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3月11日——红军西路军于祁连山败散,余部进入新疆。
3月22日——周恩来赴杭州,与蒋介石谈判根据地政权和军队改编问题。 抗战初期的周恩来
4月3日——蒋百里的《国防论》出版,暗示中国练兵要以日本为假想敌人。
4月18日——第二届全国美术展在南京举行。
4月22日——国民党中常委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和选举法。
4月——丰满水电站开始施工。
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苏区党代表会议。
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5周年。
5月6日——德国巨型载客飞艇“兴登堡”号在美国新泽西州焚毁,烧死5人,从此飞艇退出了商业飞行的舞台。
5月15日——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韦尔斯采访,回答了关于国共合作、阶级斗争、争取民主、准备抗战等问题。[4]
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党代表会议。
5月中旬——由北平文教界发起的“启蒙学会”成立。
5月29日——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考察延安。
6月8日——国共两党庐山谈判,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了中共中央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
6月26日——延安与南京之间的电台接通。
6月——全国铁路已达13000公里。“东北救亡总会”在北平成立。班禅九世入藏受阻,率众驻锡于青海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