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王十八年,分封圣贤和功臣之后立诸侯国,冀、幽一带封为孤竹国,乐亭境域属孤竹国。
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齐桓公为救燕北伐山戎、攻令支、灭孤竹后撤兵南归,是地属燕。孝王十一年,燕国筑长城至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建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五郡,是地属燕国辽西郡。景王十五年(前530年),是地仍属辽西郡。
秦,划分天下为36郡,是地仍属辽西郡。
汉景帝四年,海阳侯绝国改为海阳县归辽西郡,是地为海阳县境域。后汉,辽西郡置五城,即阳乐、海阳、令支、肥如、临渝,是地属海阳。
三国,是地属魏为乐安亭。
晋咸宁五年(279),分幽州置平州,海阳县仍属幽州。赵石虎伐燕,海运军粮一千一百万斛(石)屯于乐安城,晋为乐安镇(今乐亭城关)。实为赵(石)属地。永和六年(350),前燕伐后赵(石),是地又属前燕。
北魏太延二年(436),灭前燕,是地属北魏,乐安镇属海阳县。北齐天保七年(556),省州县,是地属肥如县。
隋开皇六年(586),肥如并入新昌,开皇十八年,改新昌为卢龙县,是地又属卢龙县。
唐贞观十五年(641),于临渝城置临渝县,万岁通天二年,改临渝为石城县,是地属石城境域。开元二十八年(740),建置马城县,乐安镇属之。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契丹克平州,以平州为卢龙军节度使,乐安镇属之。
辽保宁二年(970),置滦州领军,下辖三县、义丰、马城、石城、乐安属马城。保大三年初,金改平州为南京。六月,张觉以平州归顺宋朝。十一月,平州仍为金地,乐安属之。大定末年(1189),由马城县析出置乐亭县,属滦州。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为永平路,下辖义丰、石城、马城、乐亭4县。至元三年,将石城并入乐亭,当年又将石城并入义丰。至元四年,马城亦并入义丰,故永平路下辖义丰、乐亭二县。是地属永平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永平路为平滦府,洪武四年,改平滦府为永平府,下辖滦州,滦州下辖义丰、乐亭2县。 乐亭县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乐亭县仍属永平府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