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红生演员李洪春
曾与程砚秋、高庆奎、马连良等搭班演出。他和着名须生余叔岩、言菊朋、周信芳都曾合作演出,并与四大名旦梅、尚、程、荀以及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宋德珠、毛世来等也都合作演出过。他演出过的剧目,连他自己也无法统计。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京剧老生时慧宝
时慧宝为孙(菊仙)派老生传人,嗓音高亢清澈,声洪酣畅,令听者颇觉痛快,但其唱调高腔直少韵味。只重唱不重做不拘泥规范随心所欲,时人称其为“名士派”。曾与王风卿、余叔岩并称“青年老生三杰”。曾与盖叫天、常春恒、孟鸿茂、刘筱衡等合演《七擒孟获》,时演孔明,盖饰盂获,并有剧照传世。
京剧老生许荫棠
于光绪八年与俞润仙相识,于是搭春台班,七月出台。第一日,在庆和园同穆凤山合演《取荥阳》,后在庆乐园同刘永春、孙怡云合演《二进宫》,又在广德楼同德珺如、汪桂芬、贾立川合演《四郎探母》,当时有张二奎复生之誉。擅演王帽戏,《打金枝》为其拿手,人称“许八出”。
京剧演员俞菊笙
清同治末年,与名旦胡喜禄接祖春台班,经常以武打戏演大轴,与三庆、四喜两班媲美。俞菊笙不善唱功,而是着重运用精湛的武功技巧刻画人物。曾从武花脸戏中吸收雄浑的表演风格,融合于武生的表演艺术之中,并首创了勾脸武生戏。他对京剧的武打戏,特别是长靠武生戏的表演,有重要的丰富和发展。晚年家居,除演义务戏外,不常登台。代表剧目有《艳阳楼》、《铁笼山》、《状元印》、《青石山》等。弟子有杨小楼、尚和玉。子振庭亦工武生,慓悍勇猛,自成一格。
其他一些京剧演员还有:
前三鼎甲: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老一辈的还有:刘鸿声,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南麒北马关外唐: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唐韵笙等。
京剧演员的生存现状堪忧。首先是工资待遇低。京剧演员工资普遍较低,如果加上平时的劳务费,一般演员年收入在三四万元左右。作为差额拨款的单位,北京京剧院的演员每月只能拿70%的工资,其它30%靠演出结构工资补充,即如果完不成演出任务,就只能拿70%的工资。京剧、脱口秀、小品同为文
李宏图剧照
化艺术行业,但脱口秀、小品演员的收入在新闻媒体高出镜率的引领下大有水涨船高之势,而我们这些从事国粹艺术的京剧从业人员只能甘居末座。
其次,新戏排练没有任何补助。剧团每年正常排一出新戏至少需要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剧中主要演员,从建组开始,读剧本、学唱腔、练身段,与编、导、乐、美各部门协调打磨,还要揣摩人物,精益求精,这是一个付出精力、体力、耐力的多重劳动。但是同时,这也影响了演员的正常演出,使演员经济收入降低。大家都知道,影视演员参加影视创作有片酬,但是一部新戏的准备过程中,京剧演员的付出却没有相应回报。剧本编剧的创作费有20万元至40万元,导演创作费有30万元至40万元,其他诸如音乐设计、舞美设计、音乐配器、服装设计也有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所有设计、创作人员都有创作费,只有演员除外,没有任何创作费、排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