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优渥的比利时家庭,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和宗教教学文凭。是与印度德蕾莎修女齐名的天主教修女。
以马内利修女却花了一生的时间服务穷人,跟不公义的世界对抗。她在埃及贫民窟居住多年,终日与拾荒穷人、垃圾、家畜为伍,协助建设学校、诊所、养老院;直到1993年以85岁高龄,被上级强迫“退休”回到法国。之后她仍精力旺盛四处奔走,支持在埃及、苏丹、黎巴嫩、菲律宾等遍布世界二十多国的贫民救助与建设工作。 以马内利修女
以马内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比利时人,在欧洲具有崇高的地位,被尊称为“穷人的守护天使”。她生于1908年,不但是法国人最尊敬的女性神职人员,而且在每年的民意调查中,始终是最高知名度暨最受欢迎的女性公众人物。 以马内利修女拥有哲学与宗教学文凭,及巴黎索尔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1年她正式进入锡安圣母院教会(Congregation de Notre Dame de Sion),直至1970年,长达40年在土耳其、突尼斯与埃及教授文学。1971年起,63岁的她决定专心致力于协助埃及穷人,先后深入亚历山大、开罗郊区拥挤的贫民窟,终日与以拾荒维生的穷人、垃圾、家畜为伍,协助贫民窟建设学校、诊所、养老院。
多年来,在法国IFOP民意调查机构,针对“法国最高知名度暨最受欢迎人物”的调查中,以马内利修女一直是排名居前的女性。IFOP民意调查机构负责人说:“有意思的是,正当教会的影响愈来愈小,上教堂的法国人愈来愈少时,却有那么多人把票投给了一位老修女,把她视为自己的至尊与至爱。这样的结果无疑说明了,人们尊崇的是她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她的身份或职业。”高龄99岁的以马内利修女,公开露面是在2005年1月初。她在法国第一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中,针对南亚海啸世纪灾难发表谈话,呼吁各国政府大幅放宽认养儿童的法规,以让更多无依的受难儿童,能找到一个温馨的家。
2008年10月19日,她在法国南部卡利昂(Callian)的教会养老院,睡梦中安详过世,享年99岁。
《活着,为了什么》是以马内利修女2004年的最新作品,书中她以法国17世纪著名的天才数学家、物理家及思想家帕斯卡的著作《沉思录》为主轴,娓娓述说自身将近一个世纪的追寻旅程。一位是当今最受敬重的修女,一位是在历史时空中永恒不朽的神学及哲学大师,两颗灿然发光的伟大心灵,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深刻交会,为忙乱而焦虑的现代人指引着安身立命的方向。
她是如此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浑然不觉老之将至,直到88岁被上级强迫退休为止。她住在法国南方一所养老院中,只要行有余力,仍旧为消弭贫穷而四处奔走。除了经常受邀到欧洲各地举行讲座,分享在世界各地工作的亲身经验,呼吁年轻人要有广博的世界观之外,她也负责联系和协调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 以马内利修女之友协会”(比利时、巴黎和瑞士都有分部),发挥她的影响力,游说不少政治家与企业家共同帮助更多的穷苦儿童,并继续埃及贫民窟以及苏丹、黎巴嫩、菲律宾等遍布世界20多国的救助与建设工作。此外,她也积极参与帮助法国地区的未婚妈妈、流浪汉及孤儿。